廖大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这是一首悼亡诗,写诗人妻子的不幸早逝,表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情厚谊和悲痛之情。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三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诗人妻子去世,自己悲苦不堪;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写诗人在妻子去世后的生活感受;最后四句为第三部分,写诗人因思念妻子而憔悴不堪。从“斯人已远令人思,向来相识惊暮迟”中可以看出诗人思念妻子的情怀。“百年未半成朝露,地下秪今能怨慕。”是全诗的高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题为《送同袍》。 诗句解析: 1. 楚人不爱宝,白璧埋空山。 —— 楚地的人不喜欢珍奇的宝物,珍贵的白璧被遗弃在空寂无闻的山中。这里的“白璧”象征着珍贵的物品或人才被埋没。 2. 贾胡得明珠,置之骨肉间。 —— 商人贾(jia)胡得到了珍贵的明珠,把它放在自己和亲人的身体之间。这里用明珠比喻有才能的人被当作陪衬。 3. 富贫诚自取,愚智不同年。 ——
和詹生春雨寒歌 十日春,九日雨,空屋贮寒寒色苦。 晓雪都成陌上泥,暮云不见城东树。 所思今何处,相去才几许。 独将寸心寄短琴,琴老无弦暗尘土。 东风吹落锦一幅,文章字字成金玉。 中有苦寒词,调古声更悲。 赓歌我不忍,上诉苍苍知。 俗眼瞳人久生脂,竞收琐尾遗瑰奇。 野禽乘轩士徒步,黄土被绣人无衣。 天公有意回春燠,千林一夜生红绿。 长年呻吟卧掩门,人生不解同草木。 君勿歌,春雨寒,我有两耳愁心百盘
出无车 出门便有路,路与天长尽何处。 今日出门去不去,去时吃苦不得住。 茧生脚背汗雨流,草鞋穿破脚不羞。 大砂小刺踏入肉,疼痛连心眉总蹙。 前村落日起孤烟,客子苦饥还问宿。 归来资用无一存,大悔三月不出门。 白面年少命运好,连镳结驷隘衢道,肯信无车一生老。 译文: 出门就能找到路,路一直延伸到天边尽头。 今天还要不要出门?出去会吃苦不能停留。 脚背上长茧,汗水和雨水一起流淌。 鞋子穿破了
“天子临轩遣老臣,亦忧涂炭远方民。” —— 廖大圭《简郡守·其一》 此句出自元朝诗人廖大圭的诗作《简郡守·其一》。诗中表达了一位年迈的官员对国家和民众的忧虑之情。以下是诗句的详细解读、译文注释及赏析: 1. 诗句原文: 天子临轩遣老臣,亦忧涂炭远方民。 只应三载清如水,不涴天南一点尘。 2. 逐句释义: - “天子临轩遣老臣”,意味着皇帝亲临殿堂,派遣年迈的官员去处理国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关键语句,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以及整首诗句的语境,分析其情感态度,然后根据题目所给要求进行赏析即可。 “平窗池水”二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的心境如明净的月亮一样,独自照亮一泓清水。诗人用“独照”“湛不摇”等词语描绘出月色清澈透明,映照在池塘里,形成一幅宁静的画面。“终岁湛不摇”
铜爵台 高台一曲歌,西陵木将落。 萧瑟繐帷寒,秋风凄女乐。 魂魄不复来,觞豆但如昨。 奈此白日何,朝朝照铜爵。 注释: 1. 高台一曲歌:指在铜爵台上高歌一曲。 2. 西陵木将落:西陵的树木将要落叶了。 3. 萧瑟繐帷寒:形容萧瑟凄凉的气氛笼罩着帷帐。 4. 秋风凄女乐:秋风带来了凄凉的乐声,指的是女乐。 5. 魂魄不复来:灵魂不再回来,这里可能是指歌声和女乐都已消逝无踪。 6. 觞豆但如昨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主题、语言和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首先理解全诗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从诗句中找出表现主题的关键词,并结合作者的思想情感来分析。本诗是一首五律,每句七个字,共有八句。这首诗写亭子在万木丛中,主人爱客清谈,客人来此赏景。首联描写新亭的修建;颔联描写新亭四周景色;第三联描写诗人与主人的欢聚;第四联描绘诗人的雅兴;尾联抒发诗人高远的情怀。 【答案】
次韵詹生谢许氏兄弟馈访端居念易盈,独往情自适。 宁知高斋闲,白日来清客。 相望竟参商,不得同几席。 缅然怀伊人,贞姿敌金锡。 伊人不可见,百忧寄新章。 未遑轩车去,岂谓道里长。 眷彼鸿雁序,冥冥道弥光。 吁嗟寒士歌,重我孤愤肠。 斯文久陵迟,一缕存已仅。 高明掩羲娥,小智曜萤磷。 怀哉大雅姿,释此末俗吝。 窃恐遂白头,寸心坐灰烬。 兰膏侈新贶,高义莫与伦。 清光六籍间,悠悠自相亲。 兹焉一喣沫
【赏析】 秋雨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秋天写的一首七律。诗题下自注:“时方稻熟黄,区种菜园”。当时作者正流寓梓州作客,生活艰难,心情悲苦。 首句“林庐白日晦”,写诗人居处幽深的林庐,在白日昏暗中显得更加阴暗。“林庐”即茅屋,“林”字有草木丛生之意,“庐”字则表示简陋的住所;“晦”字是天色昏暗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林中的茅屋在白日里昏暗不明。 次句“门掩清秋雨”,写诗人家门紧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