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净如月,独照一泓水。
终岁湛不摇,晶晶绝尘滓。
孰谓但清空,嘉鱼从中起。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关键语句,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以及整首诗句的语境,分析其情感态度,然后根据题目所给要求进行赏析即可。

“平窗池水”二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的心境如明净的月亮一样,独自照亮一泓清水。诗人用“独照”“湛不摇”等词语描绘出月色清澈透明,映照在池塘里,形成一幅宁静的画面。“终岁湛不摇”,是说一年到头月色都明亮而清澈,没有动摇过,表现出诗人内心宁静自足,超尘脱俗的情感。

“孰谓但清空,嘉鱼从中起。”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谁曾以为只有天空是清明的,在这清静的天底下,一条大鲤鱼从水底跃出。诗人以反问的形式来强调自己的心地清白高洁,同时表达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失望与无奈。

【答案】

译文:

我的内心像明月一样清净,只照见那一泓清水。一年到头月光照彻池塘,清澈透明,没有一点动摇,表现出内心的宁静和超逸。

谁说天空只是清明的?在这清明的天空下,有一条大鲤鱼从水底一跃而出。我以反问的口气表示我的内心纯洁高尚,也表现了对黑暗官场的憎恶和无奈。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作。诗人借物寓情,通过描写月下池水和池中的鲤鱼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洁净和对世俗的不屑。首联直接写诗人的心境,“此心净如月”,表明诗人的心性如同皎洁明亮的月亮。第二句“独照一泓水”,则进一步描绘出诗人的孤傲和超然。“终岁湛不摇”写出池水的澄澈,也暗喻诗人心境的宁静。“晶晶绝尘滓”则形容池水晶莹剔透,无半点杂质,进一步衬托出诗人的清洁高洁。第三句“孰谓但清空”,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他对世俗的看法——认为世人都只是表面清闲,内心却是污浊不堪。最后一句“嘉鱼从中起”,则将诗人的孤傲和超然之情推向高潮。诗人用鲤鱼跃出水面这一自然现象,来比喻自己内心的自由和不受约束,同时也暗含了对黑暗官场的不满和反抗。全诗以清新明快的语言,巧妙地将咏物与抒情融为一体,既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也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