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翅热碧海红,天南旱火蒸虫虫。
眼前枯槁百物同,谷价腾涌田苗空。
清源太守清河公,爱民一念天与通。
黎明乞水龙王宫,桑莲华开瞻大雄。
神物效职毫光中,奔走屏翳驱丰隆。
瓢翻甘霔来苍穹,馀波近远流无穷。
欢谣载路歌年丰,再拜民牧真吾翁。
下车三月恩已蒙,三年惠我期有终。
世家阀阅开国功,归朝缓驾无匆匆。
紫云席荫群衲丛,作诗拟待观民风。
八荒霖雨功益崇,脩名万古齐华嵩。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清源太守的诗,描绘了他在干旱时期为民祈雨的场景。
第一句“金乌翅热碧海红,天南旱火蒸虫虫。”描述了太阳如同一只巨大的翅膀,把天空染成了红色和绿色,南方的天空被旱灾烧得通红,昆虫无处躲藏。这里的“金乌”指的是太阳,“翅热”形容太阳炽热如火,“碧海红”形容天空的颜色。而“天南旱火蒸虫虫”则描绘了南方由于干旱而引发的火灾。
第二句“眼前枯槁百物同,谷价腾涌田苗空。”描绘了由于干旱,庄稼无法生长,田野里的稻谷价格上涨,农民的生计受到威胁。这里的“枯槁”是指庄稼无法生长,而“腾涌”则是形容稻谷的价格飞涨。
第三句“清源太守清河公,爱民一念天与通。”赞扬了清源太守的仁德之心,他一心为民众着想,希望上天能够听到他的祈祷。这里的“清源太守”指的是当地的官员,“清河公”则是对他的一种敬称。
第四句“黎明乞水龙王宫,桑莲华开瞻大雄。”描述了在黎明时分,清源太守向龙王求雨,而桑树和莲花也盛开了,象征着吉祥和繁荣。这里的“龙王宫”指的是龙王居住的地方,“桑莲华开”则是描绘了桑树和莲花盛开的景象。
第五句“神物效职毫光中,奔走屏翳驱丰隆。”则描绘了神仙们效力于人间,驱赶了不祥之兆,使天地间充满了祥瑞之气。这里的“神物效职”指的是神仙们效力于人间,而“奔走屏翳”则是驱赶了不祥之兆的意思。
第六句“瓢翻甘霔来苍穹,馀波近远流无穷。”则描绘了雨水倾泻而下,滋润了大地,使得庄稼得以生长,同时也带来了长久的恩泽。这里的“瓢翻甘霔”指的是雨水倾泻而下,而“馀波近远流无穷”则是形容雨水带来的恩泽遍布大地,无论远近都能感受到。
第七句“欢谣载路歌年丰,再拜民牧真吾翁。”则描绘了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载歌载舞的情景,同时表达出对清源太守的感激之情。这里的“欢谣载路”表示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载歌载舞,而“再拜民牧真吾翁”则是对清源太守的尊敬之情。
第八句“下车三月恩已蒙,三年惠我期有终。”则表达了清源太守在任期间所施恩惠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心中,而他的承诺也会得到实现。这里的“下车三月”指的是清源太守上任的时间,而“三年惠我期有终”则是对他的承诺的肯定。
第九句“世家阀阅开国功,归朝缓驾无匆匆。”则描绘了清源太守出身名门望族,他为国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而现在他选择回归朝廷,不必急于离开。这里的“世家阀阅”指的是名门望族,而“开国功”则是指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第十句“紫云席荫群衲丛,作诗拟待观民风。”则描绘了清源太守在归朝后,坐在紫色的云彩下,周围聚集着许多僧人和文人,他们正在等待他的诗歌来观察民间的生活。这里的“紫云席荫”指的是紫色的云彩覆盖着他的位置,而“群衲丛”则是指周围的僧人和文人。
第十一句“八荒霖雨功益崇,脩名万古齐华嵩。”则描绘了清源太守所做的功绩将会被永远铭记,他的名声将会与古代的两位圣人齐名。这里的“八荒”指的是天下,而“霖雨功益崇”则是说他的功绩将会被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