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一四海,荒徼犹近邻。
维同去万里,监邑余有臣。
猗欤高昌公,三年此为春。
弦歌响千室,井里安四民。
一邑之风化,岂不关厥身。
讲学必四代,游心在成均。
遇士或俊秀,揖让同荐绅。
时闻有折狱,语及六经醇。
往者食险徒,舟车断通津。
自公一为政,幡然变顽嚚。
即此见治效,豚鱼孚有仁。
报政及兹日,星言驾駪駪。
卧辙似无路,颂声起连旬。
曰公寔王佐,民社暂以亲。
故家重华阀,清选皆天伦。
行应昭代须,大惠周下人。
【注释】
一、天朝:朝廷,这里指大唐。
二、四海:全国。
三、荒徼:边远的地方。
四、维:语气词,无义。
五、监邑:监督的地方或州郡。
六、猗欤:称赞语,犹“嗟叹”也。
七、三年:一年间。
八、弦歌:弦乐器和歌唱。
九、井里:井邑,泛指乡里。
十、风化:风俗教化。
十一、讲学:讲习经术。
十二、成均:指太学,即国子监。
十三、折狱:断案。
十四、折狱有道,言其能明辨是非,审理案件。
十五、折狱之刑,谓刑罚的轻重。
十六、六经:《周易》、《尚书》、《周礼》、《诗经》、《仪礼》、《礼记》、《春秋》等六种儒家经典。
十七、食:受用、利用。
十八、险徒:凶残之徒。
十九、通津:渡口。
二十、幡然:改变的样子。
二十一、豚鱼:喻指老百姓。
二十二、孚:相信。
二十三、报政:报答皇帝的恩惠。
二十四、星言:以星为言。
二十五、駪駪:马跑的样子。
二十六、卧辙:卧在车轮下。
二十七、颂声:赞美声。
二十八、王佐:辅弼帝王的臣子。
二十九、民社:对国家的贡献与忠诚。
三十、华阀:显赫的门第。
三十一、清选:清明选拔贤才。
三十二、昭代:圣明的时代。
三十三、大惠:极大的恩惠。
三十四、周:普遍。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他的同榜进士高昌公的诗作。诗中赞扬了高昌公政绩卓著,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有方,深受人民爱戴的情况。
首联写高昌公治绩显赫。天朝(唐)天下一统,边疆近邻,而高昌公治理得民安国泰。
颔联写高昌公政绩卓著。高昌公去任万里,但余下的官员却有高昌公这样的好臣子。这反映了高昌公的才能被广泛认可。
颈联写高昌公的德行。高昌公德高望重,三年来一直是当地的春天。他教民弦歌,使民安居乐业;他在乡里推行教化,使四民各安其位。他的德行深深影响了当地人民。
尾联写高昌公对国家的治理贡献。一县之内,风化建设都与他有关;百姓信任他,认为他是仁者;他治理得好的政绩,连禽兽都为之信服;他对皇帝的报答,就像驾着快马一样迅捷。
这首诗赞扬了高昌公的政绩,表达了诗人对高昌公治理国家有方,深受人民爱戴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