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恕
《忆太古琴寄蒋士用》是元代诗人许恕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宁静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限向往。 “兵后三年忆素琴”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描绘了战争结束后,作者长时间思念那把素色的古琴的情景。素琴,即没有镶嵌任何图案的琴,象征着纯净和简洁的美。这里的“忆”,不仅仅是对琴的回忆,更是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与向往。 “珍藏多藉故人心”则进一步揭示了这把琴背后的故事和它所代表的情感价值
【注释】 豆苗:指嫩豆苗。 独行溪水西:指在溪边行走。独行,独自一人。溪水向西流。 繁露坠丛竹:指细雨纷纷,落满了竹子。 新流涨芳堤:指春雨滋润了芳草长堤。 樵者:砍柴的人。 武陵溪:武陵山中的溪流。武陵:山名。 【译文】 一场细雨过后,豆苗绿了。我一个人在溪边行走。 雨后,细雨落在竹林里,溪水上涨。 我偶遇一个砍柴的农夫,他忽然听到鸟儿啼叫。 我的内心里很久就没有了烦忧
攀崖度峭壁,缘涧入幽径。 山堂绝弘敞,金碧相辉映。 石泉酿香雪,松风翳清磬。 烦虑庶可袪,聊复此游泳。 注释: 攀崖度峭壁:攀登陡峭的山崖。 缘涧入幽径:沿着山涧走进幽深的小道。 山堂绝弘敞:山中的殿堂非常宽广。 金碧相辉映:金色和红色相互映衬。 石泉酿香雪:石头上的水声如同酝酿着的香雪。 松风翳清磬:松树林中吹来的声音如同清脆的磬音。 烦虑庶可袪:烦恼可以消除。 聊复此游泳:姑且在这里洗个澡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进行赏析。 乙巳元日折梅(其一) 徐孺宅前梅乱开,红红白白映苍苔。 江南倦客初相见,分得春光一半来。 【注释】 ①“乙已元日”:指农历新年正月初一。 ②“徐孺”:指徐稚(字孺,豫章南昌人)。三国时期隐士,汉末至三国时,隐居在今江西南昌市南郊的东林寺中,世称“徐孺先生”。 ③“苍苔”:青绿色的苔藓
《寄江济川炼师》是元朝诗人许恕创作的一首诗,全文如下: 松下柴扉近水开,雨馀秋径满青苔。 月明吹彻参差玉,定有仙人骑鹤来。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诗歌结构与主题: - 这首诗以“寄江济川炼师”为题,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想象中的仙人,表达了对炼师的敬仰和对其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林画面,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 2. 关键词语释义与赏析: -
青田鹤 青田有白鹤,羽翼何蹁跹。 误解承卫公宠,志岂在乘轩。 一鸣能惊人,一飞亦翀天。 独立傍秋水,顾影私自怜。 译文: 青田有白鹤,羽毛洁白如雪。 误被卫公宠爱,其实志向并非只在高位。 一声长唳震撼人心,展翅高飞直达云霄。 独自伫立在秋天的河边,低头沉思自感孤单悲凉。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只白鹤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诗中的“青田有白鹤,羽翼何蹁跹”形象描绘了这只白鹤的外形和优雅的姿态
【诗句释义】 己亥年,吴门午日(即端午) 梦中进入沧江,手持钓竿,醒来发现,自己已身处茫茫的世间。 榴花开遍雨洒孤城晓色之中,五月间梓树摇曳生风。 坐久了更觉得池阁遥远,愁绪深了更觉得苎袍宽了。 赏心亭下龙舟竞渡之时,何时才能乘船载酒去看。 【译文】 梦中我进入沧江,手握钓竿,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身在茫茫人世中。 石榴花盛开时,细雨落在孤城,清晨的景色显得格外清新。 五月里,梓树随风摇摆
注释: 李子成,字石琴,是唐代诗人、画家。他的诗画以高超的技艺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善于用石头来比喻高尚的品格,用琴来表现清静的心情。他在中庭月夜下弹奏琴,发出了美妙的声音。李子成为人真诚,追求的是情趣,而不是音韵。 译文: 是谁将一片石头,砍出没有弦的琴? 石头磨砺出人的高洁操行,琴则培养出人的宁静心态。 中庭月色映照着夜色,弹起琴声如同珠玉滚动。 李子成为人真诚,追求的是情趣,而不是音韵。
诗句原文: 海村春日惨无辉,一舸凌风浦上飞。 我亦归来钓烟雨,烦君先占白鸥矶。 注释解析: - 海村:指位于海边的村庄。春日惨无辉:春天的阳光昏暗,没有生气。 - 一舸凌风:指的是一只小船在大风中航行。 - 钓烟雨:在烟雨蒙蒙的环境中垂钓。 - 占白鸥矶:抢占了一块适合钓鱼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许恕的佳作,其意境深远,描绘了一幅海村春日的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
次惠子及寄梅花韵 天平山下一枝梅,珍重山人远寄来。 还忆故园春烂漫,几株临水背城开。 注释: 1. 次惠子:即次韵。惠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庄子的弟子,擅长文辞。 2. 天平山:位于今安徽省合肥市西面,有“合肥第一峰”之称。 3. 一枝梅:指梅花树一树枝条上的一朵梅花。 4. 山人远寄:山人,这里指作者的朋友或知己;远寄,意为远方寄来。 5. 故园:故乡、旧家。 6. 烂漫:盛开的样子。 7. 几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