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宅前梅乱开,红红白白映苍苔。
江南倦客初相见,分得春光一半来。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进行赏析。
乙巳元日折梅(其一)
徐孺宅前梅乱开,红红白白映苍苔。
江南倦客初相见,分得春光一半来。
【注释】
①“乙已元日”:指农历新年正月初一。
②“徐孺”:指徐稚(字孺,豫章南昌人)。三国时期隐士,汉末至三国时,隐居在今江西南昌市南郊的东林寺中,世称“徐孺先生”。
③“苍苔”:青绿色的苔藓。这里形容地冷而湿润。
④“江南”:指长江以南。
⑤“倦客”:指厌倦官场的人。
【译文】
徐孺先生家前的梅花盛开着,红花绿叶映衬着青苔。
我这位久居江南的客人第一次来到他的门前,得到他一半的春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景:“徐孺宅前梅乱开”,描绘出一幅梅花盛开、色彩鲜艳的图画。次句抒情:“红红白白映苍苔”,以红白相间的梅花衬托青苔,表现了梅花洁白如雪、生机勃勃的特点。三四两句写自己初见梅花,并从中得到灵感:“江南倦客初相见,分得春光一半来”,写出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同时也暗含着诗人渴望归隐的心情。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通过赞美梅花,也表达了诗人不慕荣利、清高傲岸的品格。
【点评和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景:“徐孺宅前梅乱开”,描绘出一幅梅花盛开、色彩鲜艳的图画。次句抒情:“红红白白映苍苔”,以红白相间的梅花衬托青苔,表现了梅花洁白如雪、生机勃勃的特点。三四两句写自己初见梅花,并从中得到灵感:“江南倦客初相见,分得春光一半来”,写出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同时也暗含着诗人渴望归隐的心情。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典型的春日景象,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春天的景象,而是通过赞美梅花,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把梅花人格化,使梅花具有了人的感情色彩。诗中说“江南倦客初相见”,既表明自己远离故乡,又表明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最后两句“分得春光一半来”,表明自己虽然远离故乡,但是从梅花那里得到了春天的气息,得到了春天的精神。这两句诗不仅表明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而且也表明了诗人渴望归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