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家住蓉城东,周遭乌臼杂青枫。
一春门巷绿阴雨,六月林塘清昼风。
时当收藏未黄落,景因壮观还青红。
织成谁似天孙巧,染出岂非青女工。
十年无家寄吴市,一日舣棹来穹窿。
人家隐见流水绕,树林绚烂孤村通。
赤城丹霞映绝巘,西山落日回苍穹。
杂花秋明步障外,归鸦暮落天机中。
高情作传忆郭偻,浮华戏人悲石崇。
题诗曾流御沟水,剪彩何烦西苑宫。
人生渐老归未得,秋色虽好将成空。
何当唤起赵松雪,写我秋林倚瘦筇。

锦树行

忆昔家住蓉城东,周遭乌臼杂青枫。

一春门巷绿阴雨,六月林塘清昼风。

时当收藏未黄落,景因壮观还青红。

织成谁似天孙巧,染出岂非青女工。

十年无家寄吴市,一日舣棹来穹窿。

人家隐见流水绕,树林绚烂孤村通。

赤城丹霞映绝巘,西山落日回苍穹。

杂花秋明步障外,归鸦暮落天机中。

高情作传忆郭偻,浮华戏人悲石崇。

题诗曾流御沟水,剪彩何烦西苑宫。

人生渐老归未得,秋色虽好将成空。

何当唤起赵松雪,写我秋林倚瘦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成都景色的诗。诗人回忆了在成都生活的岁月,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成都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忆昔家住蓉城东”交代了诗人现在的位置和身份,他曾经居住在成都的东边。这句诗简洁明了,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接下来的句子“周遭乌臼杂青枫”描绘了成都周边的自然环境。这里提到了周围的乌桕树和青枫树,这两种树木在成都地区很常见,为城市的景观增添了一抹生机。

“一春门巷绿阴雨”和“六月林塘清昼风”两句则描述了成都在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春天的时候,门巷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给人一种绿意盎然的感觉;到了夏天,林间的小道上弥漫着清新的晨风。这两句话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成都的大街小巷之中。

“时当收藏未黄落,景因壮观还青红”两句则是对成都四季变换美景的赞美。在这里,诗人运用了色彩的对比,将成都的景色与秋天的收获景象相比拟,展现了成都独特的韵味。

接下来的句子“织成谁似天孙巧,染出岂非青女工”则是对成都传统手工艺品的赞誉。这里的“天孙”指的是天上的织女,而“青女”则是指掌管纺织的女官。诗人通过对她们技艺的赞美,表达了对成都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

“十年无家寄吴市,一日舣棹来穹窿”两句回忆了十年前的生活。那时,诗人因为战乱等原因没有家可归,只能在吴市暂住。如今却有机会回到家乡,心中充满了喜悦。这两句话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人家隐见流水绕,树林绚烂孤村通”两句则描绘了成都周边的乡村风光。这里的“人家”、“流水”、“树林”、“孤村”等元素都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令人陶醉。

最后两句“赤城丹霞映绝巘,西山落日回苍穹”则是对成都周边自然景观的赞美。这里的“赤城”指的是红色的山峦,而“丹霞”则是红色的山崖。这些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使整首诗更加富有感染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成都的自然景色,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成都四季的变化之美以及传统手工艺品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