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沧江把钓竿,醒来身世正漫漫。
榴花雨湿孤城晓,梓树风生五月寒。
坐久绝怜池阁迥,愁深转觉苎袍宽。
赏心亭下龙舟日,何得于今载酒看。

【诗句释义】

己亥年,吴门午日(即端午)

梦中进入沧江,手持钓竿,醒来发现,自己已身处茫茫的世间。

榴花开遍雨洒孤城晓色之中,五月间梓树摇曳生风。

坐久了更觉得池阁遥远,愁绪深了更觉得苎袍宽了。

赏心亭下龙舟竞渡之时,何时才能乘船载酒去看。

【译文】

梦中我进入沧江,手握钓竿,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身在茫茫人世中。

石榴花盛开时,细雨落在孤城,清晨的景色显得格外清新。

五月里,梓树随风摇摆,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坐久了会感觉池阁很遥远,因为心情忧郁。

愁绪深了,感觉身上的衣衫也变宽了。

赏心亭下,赛龙舟比赛正在进行,但什么时候能乘船载着美酒去观赏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己亥年端午时节所作。诗中描绘了端午佳节的热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梦入沧江把钓竿”,描绘了诗人在梦中进入沧江的情景。沧江,指的是长江,这里用沧江代指长江。把钓竿,表示诗人在梦中依然保持着宁静的生活态度,悠然自得地垂钓。醒来后,诗人才发现自己已身在茫茫人世中,这是现实与梦境的反差,也是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次句“醒来身世正漫漫”,表达了诗人对身世的感慨。漫漫,形容人生道路漫长而曲折。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世之迷,仿佛置身于茫茫的人生道路上,无法找到前进的方向。这种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困惑。

第三句“榴花雨湿孤城晓”,描绘了端午时节的美景。榴花雨,是一种特有的景象,指端午节期间的榴花盛开时,细雨如丝般落下。孤城,指荒凉的城市。清晨的雨露使得孤城显得更加清新脱俗。这一句描写了端午时节的自然风光,以及城市中的人们欢度节日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第四句“梓树风生五月寒”,描绘了五月里梓树随风摇摆的景象。五月,指农历五月份,这个时候天气逐渐转暖,但仍然有些凉爽。梓树,是一种常绿树种,生长迅速。风生五月寒,意味着五月里的风虽然温暖,但仍然带着一些凉意。这一句描写了端午时节的自然气候特点,同时通过梓树的形象,传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第五句“坐久绝怜池阁迥”,“池阁迥”指的是池塘边的建筑,远离喧嚣的地方。坐久了会感觉池阁很遥远,因为心情忧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端午节期间的孤独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坐在池塘边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忧郁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第六句“愁深转觉苎袍宽”,抒发了诗人的愁苦之情。苎袍宽,意味着穿着宽松的衣服,可以更好地抵御寒风。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端午节期间的忧愁和压力。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衣着,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和无助。

最后一句“赏心亭下龙舟日,何得于今载酒看”,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习俗的怀念和感慨。赏心亭下,指的是观赏龙舟比赛的场所。龙舟竞渡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习俗之一,象征着驱邪避灾、祈求平安。诗人通过这一习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历史的记忆。然而,现在却很少有人能够亲身体验这一习俗了,只能通过观看龙舟比赛来感受它的氛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风俗的珍视和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