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恕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译文和赏析: 诗句详解 | 序号 | 诗句 | 注释 |
【注释】 两崖:指天门山两侧的山峰。俨(yǎn)相对:十分威猛,严整地对峙着。辟:开通。天地门:指天门山的山门,也指仙境。过客:指过往行人。凛:形容毛发竖起的样子。吐吞:吞吐、吞入的意思。比喻云雾的聚散。 【赏析】 此诗描绘了天门山雄伟壮丽的山水景色。诗人通过对“两崖”“一石”和“风云”的描写,表现了天门山的险峻和雄奇。全诗构思巧妙,意境开阔
【注释】 丁未:即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沈华甫家:沈家是杭州人,沈华甫为沈士良之子,字君玉,号东山,元朝末年诗人。 避地:躲避战乱的避难。船居:在船上居住。沈华甫家住钱塘(今浙江杭州市),这里说“避地”,当是指从家乡到杭州。 云间月:指月亮高挂在天空中。 溪桥:泛指桥梁。照野航:映照着田野上的小船。 因风微有晕:指月亮因为受风的影响而出现晕圈。 映水惨无光:意思是月光照映在水面上,景色凄凉
【注释】:黄葵(1):一种植物,花呈黄色。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的首句“浅白深红映草堂”,是写黄花在绿草中显得十分显眼。次句“秋来一种似鹅黄”,则是说秋天来了,黄花的颜色由浅白变为深红,但颜色仍然像鹅黄一样鲜艳。第三句“野人心迹从来素”,说的是自己虽然身处草堂之中,却心迹不染尘俗。第四句“最爱风流学道妆”,则是说自己最喜爱那种风雅的道家装束,也就是后来人们说的道士的“道妆”
柏本道墨禾 柏树林中,道人常把墨汁涂抹在竹木之上。 云林近说倪东海 近来有云林的诗人说,倪瓒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 竹石不数柯丹丘 竹子和石头不需要多作描写,因为作者自己就是丹丘先生笔下的“柯”。 道人高卧江南雨 道人高卧于江南,静卧在细雨纷飞之中,任凭风雨洗刷着身上的尘埃。 只写西风一穗秋 只描绘出秋天西风吹过稻田,稻谷随风摇曳的景象
【注释】 水郭:水边的小城。春雷:春天的雷声。 河豚羹玉乳:河豚鱼肉做成汤,像玉乳一样洁白细腻。 江鲚鲙银丝:江中的小鱼儿,切成片后放在银丝上。脍:切细肉。 闹市:喧闹的城市。烧灯夜:元宵节时,城市里灯火通明。 归心悬旦暮:心里惦记着回家的事。 草堂资:借以修建草堂的资金。唐代诗人杜甫曾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著名,这里用其典。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流寓成都时的所作。诗的前六句写成都的生活
十年多难苦流离,乔木园林处处非。 注释:十年间国家经历了很多灾难困苦,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百姓,家园被毁,树木被砍。 关塞只今孤月在,江湖能得几人归。 注释:现在关塞只剩下孤零零的明月,而江湖上有多少人能够回归故土? 鸥边卜筑茅茨小,雨后开荒苜蓿肥。 注释:我在湖边搭建简陋的房屋,用草作为屋顶和墙壁,雨水过后我开垦荒地种上了苜蓿,苜蓿长得又肥又好。 送尔题诗空怅望,小楼乡思乱斜晖。 注释
诗句释义与译文如下: - 日照孤城雨,凉生五月风。 - 注释:阳光照射在孤独的城池上,带来雨水的滋润;凉爽的微风吹拂着五月的风。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孤城在初夏时分的景象,天空中的阳光和雨水给这座古城带来了生机和清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了季节的变迁。 - 葵榴故园隔,兄弟此杯同。 - 注释:家乡的葵花与榴花虽然相隔万里,但此刻我们在此共饮一杯。 - 赏析
九月一日过东舜夏氏山庄 九月秋气清,轻舟移晚汀。 金风剪乱叶,银汉淡疏星。 鬼磷依微见,渔歌远近听。 正思江馆夜,一犬吠林坰。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九月是深秋,秋气清新;作者乘轻快的小舟,在暮色中移动,来到了东舜夏氏(即东吴夏氏)的庄园。这里描写了庄园周围的景色:金风把落叶吹得纷纷扬扬,银河也显得稀疏而暗淡。远处的萤火虫像鬼魅一样隐隐约约,近处听到渔民唱着歌儿,声音悠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题大安国寺》,共四句,每句五字,韵脚为“花”、“鸦”。 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白发新梳见,青云往事嗟。 “白发新梳”指的是头发已经变白,而新梳理的头发却显得格外醒目。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岁增长的感慨。 “青云往事嗟”意味着过去的事情就像飞升到天空中的青云一样,虽然美好但已经无法触及。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无奈之情。 - 西风惊落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