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分析理解,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重点字词有:频年:多年(连词),指战乱频繁的年代;流离:流浪,漂泊。 【答案】 诗句释义:多年来战争不断,如今又因战乱而四处流离失所。江面上春日的帆影显得更加沉重,城头上暮霭中的鼓声低沉而悠长。边塞烽火映照出惨淡的景色,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令人心碎
【注释】 过泖湖:经过泖湖。泖湖:今江苏松江县西南,太湖东北岸的湖泊。 冥冥:形容天色昏暗。 幽人:隐士。 水天:指湖水上的天空。孤塔:一座孤独的塔。小:渺小。 风渚:水边沙洲。片帆:一叶小舟。轻:轻盈。 尝稻:体验农民的劳动。飘蓬:比喻飘泊不定、四处流浪。见客情:遇见客人时产生的感情。壮心:壮志。惊:震惊。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乘舟过泖湖,所见所感而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情景交融
【译文】 我未能够实现飞腾的志向,战场上风尘弥漫征战不休。我闲居在书房中,十年里埋头读书,消磨时日。长江、汉水一带战乱频繁,天理未定,国家尚未安定。我的抱负远大,终有成就之日,留我一人看这蟾蜍,感叹世事如戏。 【注释】 1. 次:等待。张元章:即张孝祥(1132-1170),南宋词人。见寄:指张孝祥给作者写的赠诗。 2. 未遂:未能实现。 3. 风尘:战乱。 4. 漫藏:随意地收藏。 5. 且著
【注释】 过鹤坡:经过鹤坡。丁酉腊月望日:农历十二月十五日。望日,即望日,是月亮圆的一天。 黄浦乌溪外,迟迟去路遥:黄浦江边乌溪的外面,我缓缓地离开家乡。黄浦,即黄浦江;乌溪,在今上海浦东地区。迟迟,缓慢的样子。 风烟何惨澹,门巷亦萧条:家乡的风和烟多么萧条凄凉啊!门巷,指家乡的小路小巷。 白鹤三家墅,清霜独木桥:我家门前有白鹤三户人家的庄园,一条只有一人能通过的清霜覆盖的小木桥。 兵戈苦未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泊朱砂港时所见到的美景。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赏析: 1. 舟泊朱砂港,萦回路欲迷。 译文:我的小船停泊在朱砂港,环绕着曲折的山路,仿佛迷失了方向。 注释:朱砂港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这里的山环水绕,景色优美。诗人在这里停留,感受到了山环水绕的宁静与美丽。 2. 人家暗杨柳,春渚乱凫鹥。 译文:村庄里的人们躲在昏暗的杨柳下,春天的河流上
【赏析】 “辛丑中秋”是这首诗的标题。辛丑,即天启辛丑年,公元1621年。 一轮沧海月,依旧去年明。 明月,这里泛指月光、秋色,也比喻朝廷。沧海月指的是一轮明月,象征朝廷。“依旧”,依然,仍旧。“昨”,昨天,前一年。“年”,时间概念。 异县孤村夜,中原万里情。 异县,不同地方。孤村夜,孤零的乡村里夜晚的景象。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也指国家和民族。 声飘芦笛远,光湛铁衣清。 声飘,声音飘忽不定
诗句: 入夜难分港,归舟不问程。渔灯劳远照,野老笑相迎。近市仍鼙鼓,连村尚甲兵。羁人头欲白,遗恨几时平。 译文: 入夜时分,难以分辨港口的界限,归船不再询问行程。远处渔船上的灯火映照着我的身影,村里的老人们笑着迎接归来的我。城市的近处仍然传来战鼓的轰鸣,连村庄里也还保留着兵器。作为羁旅之人,我的白发日渐增多,那些未了的遗憾何时才能平息? 注释: - 入夜难分港:入夜时分,难以分辨港口的界限。
田舍写怀 开荒临水驿,草蔓一何深。 细雨滋牛力,新晴慰客心。 稍看田野辟,不畏虎狼侵。 麦饭香连屋,归耕傍绿阴。 注释: 1. 开荒临水驿:在开垦荒地时,来到了一个靠近水路的驿站。 2. 草蔓一何深:草长得多么深啊! 3. 细雨滋牛力:春雨滋润了牛群的力量。 4. 新晴慰客心:新晴天气让人心情愉悦。 5. 稍看田野辟:稍微看一下田间已经开辟的土地。 6. 不畏虎狼侵:即使遇到了猛兽也不怕。 7
作客何时了,愁深只酒杯。 鬓毛随日短,胆气逐年衰。 兵革江边阻,乡关梦里回。 可怜今夜月,还照北山梅。 注释: 1. 作客何时了: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客居他乡的生活? 2. 愁深只酒杯:只有这杯酒能寄托我深沉的愁绪。 3. 鬓毛随日短: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头发也一天天变白了。 4. 胆气逐年衰:我的勇气和决心每年都在减弱。 5. 兵革江边阻:战争阻碍了我的归途,无法回家。 6. 乡关梦里回
野老 水郭军麾满,偷生齿发全。 秋成思乐岁,世乱感衰年。 倚杖秋林外,扶犁夕照边。 馀生沾圣泽,何以答皇天。 译文: 在水边的营垒周围,到处飘扬着军旗;为了生存只能苟延残喘,头发都白了。 秋天收获之后,想到去年的快乐时光;世道混乱,让人感叹自己的衰老。 靠在秋天树林外,扶着犁头在傍晚的阳光下耕作。 剩下的日子沾受皇上恩泽,不知道该如何回报皇恩浩荡。 注释: - 野老:指隐居山林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