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良
【注释】 黑水洋:即黑水江口。 魂断黑波前:意指在黑水江口,魂灵飘逝,悲思难抑。 星沈夜:星沉于夜幕之中,比喻黑夜降临。 雨至天:雨点落在天空上。 鲸迷川后国:指鲸鱼迷失在长江下游的国境内。 龙触估胡船:比喻船只在长江中翻覆。 发欠玄:发髻不整齐。 【赏析】 此诗作于元朝末年,诗人以江水暗喻时局,表达了对国家危亡的忧虑。全诗意境雄浑而深远,语言质朴而生动。 首句“舟行沧海上,魂断黑波前”
《至胶州》 自入东胶路,乡邦此地赊。 人悲西候日,帆乱北溟霞。 民俗农为业,州城土作家。 驿楼何处是? 庭树暮栖鸦。 注释 - 自入东胶路:自从进入东胶路(指进入胶州地区)。 - 乡邦此地赊:故乡的家乡(指胶州)很偏远。 - 人悲西候日:人们因西面的天空中等待日落而感到悲伤。 - 帆乱北溟霞:船帆在北方的海面上飘散。 - 民俗农为业:当地的风俗是以农业为主。 - 州城土作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山川无变易,人事有消亡”意思是:山河没有改变,但是人事却已改变;“堪叹鹰扬地,都为鹿卧场”意思是:令人叹息的是那些高耸入云、威武雄壮的山岭,如今却变成了鹿群休息的地方;“故基穿井邑,衰草半濠隍”意思是:当年挖开的水井和城壕,如今只剩下了残破不堪的景象;“属有归欤叹,登临倍感伤”意思是
次益都是戴良的一首诗作,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未能实现西游梦想的感慨。
次大牢山下 草树丛祠古,波涛仙掌清。 钟声千里阔,帆影一舟横。 茅屋边山戍,泥墙傍海城。 中原风景异,到此暗伤情。 注释: 次大牢山下:位于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名,此处代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草树丛祠古:祠堂周围长满了草木,显得古老而宁静。 波涛仙掌清:水面上的波浪如同仙人的手掌般清澈。 钟声千里阔:远处传来的钟声悠扬,声音传得很远。 帆影一舟横:船只在水面上留下一道斜线,仿佛在横渡。 茅屋边山戍
【注释】 宿高密:在高密县投宿。宿,住宿;高密,古县名,今属山东省。 客路信悠悠:客旅的路程漫长而遥远。 荒城许暂投:在这荒凉的城池里暂且投宿。许,表推测语气。 黄尘齐地晚,红叶海邦秋:黄昏时分,黄尘弥漫大地;秋季到来时,枫树林中一片火红。 灯影明官驿,钟声度县楼:灯火映照下的驿站,传来了远处寺庙的钟声。 去家今几许,犹自梦东州:离家已经多久了?还常常梦见故乡东州。 【赏析】
《除夜客中二首》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歌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所感所思,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庭亲情的思念之情。 第一首:“忽忽岁欲暮,飘飘叹此生。” 注释:岁月迅速流逝,转眼就要到除夕之夜。 赏析:诗句描绘了时间的快速流逝和对人生的感慨。岁月如流水般逝去,让人感叹自己的一生过得如此短暂。 第二首:“孤舟游子恨,两地老妻情。” 注释
【注释】: 1.除夜: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即元旦。 2.长涂:漫长的道路,这里指旅途。 3.堪怜:可怜;可惜。 4.暮景斜:黄昏的景象斜阳西坠。 5.恋国心空赤:为国家担忧之心如赤子般纯洁。 6.忧时发已华:为国家忧虑而头发白了。 7.此身:自己的身体。 8.乞:求取。 【赏析】: 这是一首写客旅思乡的五律诗。诗中以旅途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国家的深情。前四句写客中除夕之夜
【赏析】 《岁暮留别》,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王昌龄由江宁(今南京)赴岭南桂阳为官。在江上与友人依依惜别,写了此诗。诗中抒发了作者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眷念之意。 “五十明朝过,何从托此身。”首联写诗人即将告别友人,但又不能明言,只能托辞说还有五十年的时光可活,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完成此行。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无奈。 “不堪垂老日,翻作负羁臣。”颔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担忧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文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然后结合诗歌的题材、体裁、作者背景等进行具体分析。 本题中,“乡关千里隔”“身世一帆悬”是全诗感情的基调;“自定川入海”,是全诗的叙事线索;“红见波中日,青窥水际天”,是全诗写景的句子;“归鸿落照前”,是全诗抒情的句子。 【答案】 示例: (一) 自定川入海 乍离东海郡,又上北溟船。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