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良
寄俞伯熊兼柬李仲彬 东郭先生最老成,天才久已负时名。 能诗不减唐工部,解酒浑如晋步兵。 塞上征鸿高避弋,海东归鹤暗闻声。 比邻喜有知心客,一夜弹棋直到明。 注释: 1. 东郭先生最老成:指的是俞伯熊,他的为人处事非常稳重成熟。 2. 天才久已负时名:指俞伯熊虽然拥有非凡的才华,但长期被埋没,未曾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赞誉。 3. 能诗不减唐工部:唐工部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注释: 1. 礼帙初携入奉常:携带着祭祀用的经书(礼帙)进入太庙。 2. 濯缨又复向沧浪:指辞官归隐,回到家乡。 3. 匡时未必惭长□:匡正天下的志向未必会让人感到惭愧。 4. 抚事无如归故乡:处理事务没有比回家更好的了。 5. 雨钓海头机已息:在海边垂钓,渔具已经收起。 6. 云根谷口鬓俱苍:形容人年岁已高,头发花白。 7. 客来若也询馀计:假如有客人来访,询问我还有什么计划。 译文: 1.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及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经金绳废寺”是全诗的开头一句,也是整首诗的中心句,意思是说:在寺庙里,有一根像金色的绳子一样粗大的柱子。这根柱子虽然废弃了,但是曾经是唐朝时期所建,所以仍然保留着唐朝的风格。第二句“寂寞唐朝寺”中的“寂寞”一词,表明了寺庙的荒凉冷落之态。第三句中的“频年”一词,表示了寺庙被废弃已经很多年了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所作的,表达了他对朋友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长风吹度海东边,惯听潮声已十年。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海边,长风吹过,海浪拍打着岸边,他听着这熟悉的声音,已经十年了。这十年里,他一直在听这海浪的声音,仿佛是在回忆过去的岁月。 往事免成尘扑面,新愁唯有雪盈颠。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他不想让自己的烦恼成为尘埃扑面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寄胡仲孚’”,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最后对所给诗句进行赏析。本题中,第一句是写客居十年之久与朋友的相聚之情。第二三句是说学道有成,第三四句写交游之广泛,第五六句写友情之深厚,最后两句写自己年老体衰仍怀壮志。 【答案】 译文: 我在这客居地已经生活了十多年,一时间朋友们都羡慕你的贤才
怀宋庸庵 《麦秀》歌残已白头,逢人犹自说东周。 风尘澒洞遗黎老,草木凋伤故国秋。 祖逖念时空击楫,仲宣多难但登楼。 何当去逐骑麟客,被发同为汗漫游。 注释: ①《麦秀》:指《黍离》。 ②东周:指春秋时的东周王朝,即周平王东迁后的历史。 ③澒(hòng)洞:原指大水,这里借喻战乱。 ④《黍离》:古代著名的挽歌之一。 ⑤祖逖(tuì):西晋时期名将,曾参与平定吴国。 ⑥仲宣:即王粲,字仲宣
诗句释义 乡邦南北异,姓字独先知。 - 乡邦:指家乡或故乡。 - 南北:这里可能表示不同的地方或国家。 - 姓字:指一个人的姓氏和名字。 - 独先知:意味着只有自己知道。 忽见还成别,重逢总未期。 - 忽见还成别:突然之间又成了离别,可能指的是班景道突然离去。 - 重逢总未期:再次相见总是没有预期的时间。 路分残雨外,马度夕阳时。 - 路分残雨外:形容道路两旁被雨水淋湿。 -
【注释】鄮城:古县名,在今安徽省桐城市北。一别无消息:自从离别后,没有听到过任何消息。谁知:怎知。住此城:指诗人自己住在这城中。忽逢难面认:突然间相逢却难以辨认。骤语:突然的谈话。各心惊:彼此都感到震惊。身世丹衷折:指诗人因战乱而家破人亡,心情极为悲痛。干戈白发生:战事不断,人民受尽苦难。凭君陈往事,相看重含情:请君把过去的事情讲给我听,让我们互相倾诉思念之情吧。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
寓昌乐 淮海来时路,东西几日程。 一年行万里,数口托孤城。 邯水方驰箭,崤函未罢兵。 馀年已无几,坐此欲何成? 注释: - 寓昌乐:我寄居在昌乐这个地方。 - 淮海来时路:从淮海而来,途径的路。 - 东西几日程:经过的时间很短。 - 一年行万里:每年行走万里的距离。 - 数口托孤城:家中有亲人需要照顾。 - 邯水方驰箭:邯郸的水正急速流淌。 - 崤函未罢兵:崤山和函谷关的战争尚未结束。 -
诗句如下: 之子官何处,湖流一舸通。 汀洲蘋影外,城郭水光中。 夜泛苕溪月,春吟箬下风。 若逢陈太守,为报各衰翁。 我会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原文与译文: - 原文: 之子官何处,湖流一舸通。 汀洲蘋影外,城郭水光中。 夜泛苕溪月,春吟箬下风。 若逢陈太守,为报各衰翁。 - 译文: 你的官职在何方?湖水流动时我乘坐一只小船。 在汀洲的苹花影子之外,城郭被水光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