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璛
【注释】越来溪:古名,即今浙江绍兴的鉴湖。烟水秋:烟雾笼罩着秋天的水光山色。绵绵洲渚:指绵延不断的小洲和水边沙洲。忆曾游:回想过去曾经游览过的景色。城下:城墙下面,指城楼。荷(hé):荷花。望不极:看也看不到尽头。乐未休:欢乐不止,没有结束的迹象。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越州(绍兴)与友人相聚时,写下了这首七绝。全诗以“烟水秋”为线索,描写越州秋天的风景、物产及生活习俗
【注释】: 老钱折枝(一作“惜花人”):即《惜花》诗,是南宋词人姜夔所作。 桃似胭脂梨似雪——比喻桃花像胭脂一样红润,梨花像雪花一样洁白。 折花人是惜花人——比喻折花的人也是爱惜花的人。 折枝图上堪肠断——在图画中,可以使人伤心断肠。形容画中美景令人心醉神迷。 忍更题诗破费春——不忍心再为它写诗而浪费了春天的光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梅花的小诗,诗人以“惜花人”自比,把梅花拟人化
诗句释义及赏析 《山谷幽兰春正开,芳菲堂下为谁栽》诗意与鉴赏 1. 诗句原文 山谷幽兰春正开,芳菲堂下为谁栽。 底须闲辨招魂注,更看光风转蕙来。 2. 诗意解读 此诗描绘了春天山谷中盛开的幽兰,以及它被栽种于堂前的情景。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首句“山谷幽兰春正开”,直接点明了春天的生机与兰花的盛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接着
西湖晚意 天赋幽人事事幽,西湖佳处七年留。 荷香欲老茭如臂,得意斜阳一小舟。 注释:西湖的美景仿佛是天地间的精灵,它总是那么地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在西湖边上居住了七年,我对它的感情也愈发深厚。荷花散发的香气似乎已经变得有些陈旧,而茭白的形态却依然挺拔如手臂一般,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湖独特的风景线。夕阳西下,斜阳映照下的西湖显得格外美丽,我乘着一只小船,享受着那份难得的宁静。 赏析
诗句原文: 留眼何妨去了眉,天公肯复要须儿。 不同之处如其面,三代斯民谁似之。 翻译: 如果眼睛可以留下,那么就去掉眉毛吧,天公是否会再次选择需要的孩子呢? 每个人的特点就像他们的面貌一样不同,谁是那个在三代中管理国家的人? 注释: - 龚璛:字子敬,号谷阳生,高邮人。龚卿潗之子,自高邮徙平江(今江苏吴县)。与戴表元、仇远等人友好。早为在徐琬幕下,后担任和靖书院山长、学道书院山长
【注释】 和静春赠唐心月韵:这是作者对友人和静春所写赠诗的和作。此诗为七言律诗,共八句。浙江,指浙江省。明秀,这里指浙江的美丽风光。俱还,一同返回。兴,兴起。宛转,婉转。料理间,处理之间。 【赏析】 此诗是作者酬答友人和静春的一首七言律诗。全篇表达了作者对浙江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联“我看浙江无数山,尽携明秀与俱还”,是说作者在浙江看到无数的青山翠峰。这里的“无数”一词表现了诗人所见之景之多
【注释】 旧雨:久违的友人。柴门:指简陋的门户。晚凉:傍晚时分凉爽的风。二三子:二三个朋友。 【译文】 久已不见的老朋友,如今又不肯前来;只因为我家的柴门,还为着那清凉的秋风而敞开着。平生所结交的朋友只有二、三两个,可一天之中却有一百多回要来访我。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隐居期间。诗人以“和静”自比,以“心月”自喻。“旧雨人来今不来,柴门自为晚凉开。”首句写久别重逢的喜悦,次句写自己闭门谢客
题横披竹 竹影平寻月落时,小舟移岸半蒿迟。 参差化作一匹练,我独寒篷亲见之。 【注释】 1.横披:挂在墙上的画卷,这里指挂在船上的画。 2.竹影:指船上挂的竹帘子。 3.平寻:平地寻找。 4.月落时:月亮落下的时候。 5.蒿:芦苇,这里指船边的小草。 6.移岸:靠近岸边。 7.参差:参差不齐、不整齐。 8.练:白色的绢帛,这里泛指丝线、细条。 9.篷:船篷,这里指竹篷。 【赏析】 《题横披竹》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此诗是祝香为香林长老的师叔祝香求诗,故纸堆中唤师叔,香林花叶续传灯。“寻思四十年前事,只为茶毗一个僧”,回忆了四十年前的往事,只因他为一位僧人火化。 【答案】 ①香林长老为其师叔祝香求诗。②故纸堆中唤师叔,香林花叶续传灯。③寻思四十年前事,只为茶毗一个僧。④忆昔当年,曾与老僧同住,我为他诵经,他为我施食。⑤而今,我已入灭,只留香林一片花叶
【注释】 绿筠:竹子名,指刘时中。 君:对对方的尊称。 剧谈:热烈而激烈的谈话。 古今:指从古到今。落落:形容人相貌清瘦。 毵毵:形容头发长而多。 筠(yún)斋:刘时中的斋室名。 鼓:弹奏乐器。 三月三:农历二月初二,传说这天是龙的生日,故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民间有“龙不雨天不雨,三月三日开雷公”(俗语)的迷信说法。因此,这一天人们要进行一些活动来祈求雨水。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