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璛
诗句释义: 生须百亩纷披绿,一干数花香更足。 却恨涪翁是楚人,诗到山矾水仙俗。 译文: 在百亩的山谷中,各种植物争相开放,翠绿的叶片交织在一起,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株竹子,它高耸入云,枝叶繁茂,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株竹子并非来自中原地区,而是来自遥远的楚国。这让诗人感到有些失望,因为诗人认为诗歌应该追求高雅的境界,而不应该局限于地域的限制。 赏析:
【注释】: 辋川图(wǎn chān tú):唐代诗人王维所画的《辋川图》是一幅山水画,描绘的是唐代长安附近的辋川。 摩诘: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胜事:美好的事物。 后来空自知:指美好的事情,后人已经无从知道了。 想见:想象着。 开元全盛日:唐玄宗开元年间的盛世时期。 两逶迤:形容山势蜿蜒曲折,朝市即朝廷和市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王维通过题画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珍禽的独特风采。下面逐句解析: 1. 题翠禽画:题目中的“翠禽”指的是一种珍贵的鸟,而“画”则是对这幅画的描述。整句诗的意思是在描述一幅以翠禽为主题的画作。 2. 一曲寒塘漾夕晖:这句诗意指在夕阳的映照下,池塘中泛起了一道道波纹。"一曲"可能是指池塘的形状或者波纹的形状。"寒塘漾夕晖"则描绘了夕阳照耀下的池塘景色,给人一种宁静、美丽的感觉。 3.
注释: 食芹之美心独苦,不为家居頖水东。 采采盈筐转无味,借君老面摺春风。 食芹之妙在于其清美,却因为家庭琐事而烦恼不已。 采摘芹菜的筐子满满,却感觉没有一丝滋味。 借助你的手艺来烹饪芹菜,就像春风一样温柔和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食芹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食芹之美在于其清美,但却因为家庭琐事而烦恼不已。采摘芹菜的筐子满满,却感觉没有一丝滋味
【注释】 1. 荼䕷:茶花,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2. 䰐鬖:指荼䕷的花。 3. 信去帆:指信风。 4. 寂寂:寂静的样子。 5. 馀香:花的香气。 6. 嫩凫(fú):初生的野鸭。 7. 搀:同“掺”,夹杂。 8. 李贺《南园》: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茶花、春日和候鸟的小诗。首句写茶花好,次句写候鸟信风而归。第三句写茶花盛开,第四句写候鸟欲动而未动
【译文】 江边鼓声悠扬,仿佛在划分鱼市。 不负我家门庭的白酒鲜美。 新种的稻苗及时插下,苎衣清爽入梅天。 【注释】 1. 依约:形容隐约,模糊的样子。2. 分:划分、划分界限的意思。3. 负:辜负,不满足。4. 侬家:你家里。5. 鲜:新鲜,鲜美。6. 粳稻:一种稻米品种,颗粒长而圆,质地较软,米质细腻。7. 秧:指水稻幼苗。8. 苎(zhù)衣:用苎麻纺织的夏布衣服,即粗布衣服。9. 清楚
【注释】 题高弘道游庐山图:指高适在这首诗中为高弘道的游庐山图题写诗句。 闲里:空闲的时候。 输君:给你。 把:持,拿着。 幼舆:古代的一种小车,供人乘车游览山水之用。 【赏析】 此诗前两句以“闲”字起兴,点明题目。后两句承上启下,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诗的前两句说:“闲暇的时候,题写诗句,却无法与‘闲’字作斗争,只好拿酒来与你一起对着庐山饮宴。”“输”是“甘拜”的意思
解析 第1句:“小舟寻夜泊,明月散风澜。” - 诗句:小舟寻找晚上的泊地,明月洒落,使水面泛起涟漪。 - 关键词:小舟、寻、夜泊、明月、散、风澜 - 注释:这里描述了诗人在夜晚泊船的场景,小舟是主体,通过“寻”字表现出诗人对特定泊岸位置的期待或选择。“夜泊”表明时间是在夜晚。“明月”作为自然现象出现在诗中,不仅增添了景色的美丽,还可能象征着清冷和宁静的氛围
【解析】 此诗前二句描写了诗人梦中的行程。“渺渺东西南北路”是说梦到的道路四通八达,无尽头地伸展开去,这两句既写出了梦境之广袤、辽远,又表现出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无限遐想和向往之情。后两句写在梦中与友人相逢的情景。“夜凉破梦秋虫语”是说夜深梦醒,听到秋虫鸣叫。这句既点明时间,也渲染出清冷孤寂的气氛。“一笑平生万里心”是说醒来后想起梦中所遇之事,不禁笑出声来,而心中却充满了万里之志
【注释】 赋朱自斋环碧亭:题咏朱自斋环碧亭的诗。自开老子得环中,色色俱无处处通。色色俱无处,处处俱通,指自然景象。老子,道教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聃(dān),故称老子。 行到小亭逢水竹,偶然一碧是虚空。 水竹,形容亭子周围景色优美。虚空,形容水竹的翠绿。 【赏析】 此为一首写景诗。首句“自开老子得环中”,暗含道家哲学,意指宇宙万物皆为道所生。第二句“色色俱无处处通”,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