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璛
【题解】《题兰花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此诗前两联写兰花的芳馥与艳丽,后两联则以“山矾”和“水仙”自喻。 【注释】绿叶:绿茎上的叶子,这里指花的叶片。紫茎:紫色的花茎。数:赞美。花香:指兰花的香气。正足:正好,最合适。为我语涪翁:替我告诉那卖花的老翁。涪翁:卖花人。俗:平凡,粗鄙。 【译文】绿叶片上生紫根,兰花的香味正适宜。告诉我那卖花的老翁,这山矾、水仙很平常。 【赏析】兰花
注释: 春烟与春雨交织在溪云之上,这种意境正可以用来赠给朋友。 未来某天筠庵会思念我,那时我将千岩的美景都分给他一半。 赏析: 姚筠庵之越教题云山图送之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它描写了作者在春日里看到的景象,通过这个景象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情感。 "春烟春雨染溪云,此意正堪持赠君。"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天的烟雾和春雨把溪云染成了一片绿色,这种景色正好可以送给你。这里的"春烟春雨"和"溪云"都是自然景观
注释: 1. 菖蒲石:菖蒲生长的石头。 2. 梦随凉月过清都:梦随凉月飘过清凉的地方(梦境)。 3. 绿发仙人白玉壶:绿发仙人拿着白玉壶。 4. 尘世何知用无用:尘世中又怎知道有用和无用呢? 5. 石田如掌种菖蒲:在石田上种菖蒲。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梦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梦中的诗人跟随凉月飘过清凉的地方,来到了绿发仙人的住所。绿发仙人拿着白玉壶
注释: 八月望夜,在中秋之夜,写下这首诗以题画。莲花漏冷,形容时间流逝之快,秋意渐浓。仁人义士,指那些有德行的人。万叠好山,形容连绵不断的山峦。千古,指永远。 赏析: 这是一首以画为题的七言绝句,诗中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仁人义士的敬仰之情。首句“八月望夜题此画”,诗人选择在中秋之夜来写这幅画,可能是想要表达出一种思念之情。第二句“莲花漏冷秋沈沈”,诗人用“莲花漏”这个意象来描绘时间的流逝
注释:题写郑子实所藏的燕穆之龙图山水及牛戬雁图 飞来两雁不成字,偶得一滩相并眠。南国江天秋欲雨,西风木叶夜如年。 译文:题写郑子实所藏的燕穆之龙图山水及牛戬雁图 飞来的两只大雁无法组成“人”字,偶然间在河滩上一起休息。南方的江天秋色渐浓,仿佛要下大雨。夜晚西风吹动树叶的声音,让人感觉时间似乎凝固了。 赏析:此诗为题画诗,描绘的是一幅《燕穆之龙图山水及牛戬雁图》。诗人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和想象
【注释】 记梦二首:指诗人在梦中所做的两首诗。 哦(ē):吟咏,创作诗歌。 性灵:本性与心灵。 缓行:缓慢行走。 良久坐:长时间坐着不动。 零:落下。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诗,写诗人在梦中所作的两首诗,以及醒后的心情。前两句写梦境。诗人睡时做着梦,醒来时又醒了。醒来后,他想要吟咏新作的诗,可是这念头却搅扰了本应平静的心灵。后两句写梦境中的所见所闻。诗人缓慢地散步,久久地坐着,这时
岁晚可怜冰雪姿,风流隐约未开枝。 此花南畔幽人住,每记阳春初到时。 注释:岁末时节,那冰雪般清冷的梅花令人怜爱;它的风韵和风采虽然隐约可见,但尚未绽放花枝。在南方的某个角落,有位隐逸之人居住于此,他时常会回想起春天初到之时,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的美好时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冬日景象,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注释】 泽国:指水乡。 渔无定:渔船没有固定的停泊之地。 秋霜:秋末的寒霜,即早霜。 柳不凋:秋风吹拂之下,柳叶依然翠绿不凋。 幽人:隐士,这里泛指隐居的人。 晼晚:傍晚。 此日画萧条:这副画作显得萧条冷落。 【赏析】 《题水村图》是唐代诗人司空曙创作的一首七绝诗。前两句写渔舟、柳树在风霜中依然挺立,后两句写画家以枯淡之笔描绘出一派萧瑟凄清的意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
【释义】 史监、兰谷:都是地名。郑氏画,指《郑氏四学士图》。 晼晚幽人佩,江南水石间:傍晚时在幽静的江南水边。 红尘没马耳,此意政相关:世俗的纷扰已经让马耳不闻其声,而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情却更加坚定。 【译文】 史鉴、兰谷:都是地名。郑氏画,指《郑氏四学士图》。 傍晚时分幽静的江南水边, 世俗的纷扰已经让马耳不闻其声, 然而超然物外的心情更加坚定。 【赏析】 首句“史监、兰谷”,史监和兰谷都是地名
【注释】 林彦达:唐代诗人。山水:指山中风景。结屋树随缘:在山头建筑房屋,顺从自然之势。一水:指溪流。盈盈:流动的样子。闲云:悠闲的云彩,这里形容轻风吹动的云朵。在在:处处、到处。眠:躺卧。 【译文】 看山头拄着背,结屋顺应自然; 一条溪流隔岸流,悠闲的云彩时时躺卧。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小诗。诗人通过“看”字来写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表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首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