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璛
【注释】 1. 次陆梅南兰桂玉簪三花卷:次,指次序,这里用来指代作者的序言。陆梅南,即南宋诗人陆游之妻唐琬,字卿好。唐琬与陆游原是夫妻,后因陆母反对而被迫分离。陆游《钗头凤·红酥手》中有“红酥手,黄藤酒”句,唐琬以泪渍词笺作答,后人遂称此词为“钗头凤”。陆游晚年在沈园写下这首词,怀念妻子,并托人将原词寄给她。唐琬读后,和了一首《钗头凤》相答。陆游看到后,十分感动。“兰桂玉簪三花卷”一句中
【解析】 此诗为七律。首联写盛庶斋先生初见程雪楼学士,再会练溪学官时的情景;颔联写他们相见时的心情:彼此相视微笑,相互安慰,连骑而行;颈联写程雪楼学士送别时的情态,顾我纬萧宁锻珠;尾联写他们离别时的情景:淮南桂树相携隐,千首新诗酒百壶。 【答案】 (1)尘世重逢惊鬓须,世人不满笑谈馀。尘世间的相逢使诗人惊诧不已,世俗之人常以讥讽嘲笑来表达他们的不满。(2)从渠胃脯亦连骑,顾我纬萧宁锻珠
【注释】 忆昨理征棹,郊源微绿初。 一水霁寒碧,前村生远墟。 何如带笭箵,政复在籧篨。 客里问啼鴂,江南人欲锄。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末冬初。此时作者正由江西鄱阳赴扬州,途经无锡。“锡”即无锡的别称。“道中”,指旅途之中。首二句写诗人从江西鄱阳出发,沿运河东行至无锡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早春图。 “郊源微绿初”四句:郊野的原野上
【注释】 1. 大隐留吴市:大隐隐于世,隐居在吴地的市集上。 2. 馀干问越田:余干县位于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越田即越王勾践的田地,这里指代古代的学术之地。 3. 象山都教忍:象山是孔子的故乡,孔家子孙在这里世代传承儒家学说。 4. 学者更家传:学者们互相传承学问。 5. 多士芝兰室:多士,指贤人;芝兰,比喻有才华的读书人。 6. 古人书画船:古人喜欢把书画装在船上携带出行。 7. 东亭重怀旧
访袁伯长于尹山归寄 新桐有清露,有怀相聚稀。 尘襟开悄悄,浦帆下依依。 宇宙苍茫共,风流迤𨓦微。 平生谢安石,雅志不相违。 注释 访:访问、拜访。尹山:地名,今名“尹山”,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 清露:清晨的露水,常用来形容清新、纯净的事物。 有怀相聚稀:有怀念之情,相聚的机会很少。 尘襟:指人的心绪被外界事物所扰,如同尘埃一样纷乱。开悄悄:形容心情烦闷,无法宁静下来。 浦帆
偶题 宿雨池馆净,闲官造请稀。 石榴朱夏色,山鹊青云飞。 遐瞩临风槛,冲襟散暑衣。 陈编抚芳润,脉脉发初稀。 注释: 宿雨池馆净——昨夜的雨水洗净了池塘和馆舍,显得格外干净。 闲官造请稀——作为闲散官职的人来访也很少。 石榴朱夏色——石榴在夏天呈现出鲜红的颜色。 山鹊青云飞——山间的喜鹊像在蓝天中飞舞。 遐瞩临风槛,冲襟散暑衣——远望可以眺望到风中的栏杆,吹拂着衣服让炎热消散。
诗句 1. 访别郑鹏南佥事 2. 借屋青山下,移舟百里程。 3. 我惭徐孺子,君是郑康成。 4. 夜语破春梦,天寒闻霰声。 5. 行藏一尊酒,岁晚更同倾。 译文 1. 拜访告别郑鹏南佥事 2. 借住在青山之下,船行驶了百里之遥。 3. 我惭愧于徐孺子,你却与郑康成一样高洁。 4. 在夜晚交谈打破了春天的美梦,天气寒冷听到了雪的声音。 5. 把酒当作行囊,年老时更加相互倾谈畅饮。 注释
宜兴道中 鸡犬如同社,山川故逼人。 从知生事拙,失喜客途新。 野麦去年雪,风篷千里春。 方当太平日,更齿浙中民。 注释: 1. 宜兴道中:在宜兴(今属江苏)的路途中。 2. 鸡犬如同社:形容路上家禽家畜很多,像社祭一样聚集在一起。社,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人们聚集一起祈求丰收和平安。 3. 山川故逼人:山势险峻,江水湍急,给人一种压迫感。 4. 从知生事拙:知道自己做事情不够熟练、笨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分析该诗意象的特点及营造的氛围,接着分析手法技巧及表达效果,最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本题中,注意“处士白云源”一句中的“处士”,是古代对没有官职的读书人的称呼,“盘歌矢弗谖”“韶成犹及见”“雅废更能存”几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及翻译 1. 谢老外诸孙 - 指诗人的朋友或家族成员中有像谢老这样的人,通过他们的子孙来观察。 2. 因君观九原 - 通过你(即朋友)来观赏已故的祖先,表达对前辈的敬仰之情。 3. 犹疑古人在 - 仍然怀疑古代的人是否还活在当下。 4. 转使薄夫敦 - 促使那些生活简朴的人更加敦厚。 5. 臭味偶萍聚 - 虽然与他们臭味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