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士白云源,盘歌矢弗谖。
韶成犹及见,雅废更能存。
偶渡秦淮月,相逢吴市门。
山川又秋晓,此意欲谁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分析该诗意象的特点及营造的氛围,接着分析手法技巧及表达效果,最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本题中,注意“处士白云源”一句中的“处士”,是古代对没有官职的读书人的称呼,“盘歌矢弗谖”“韶成犹及见”“雅废更能存”几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同时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偶渡秦淮月”一句中,诗人借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相逢吴市门”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欲谁论”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译文:
你是一位隐居在白云源的高士,你的歌声如同优美的歌曲一样让人难以忘怀。
你的诗歌创作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我还能有幸见到。
你的高雅的诗歌已经废弃很久了,但是你的诗歌才华却依然存在。
我们偶然渡过秦淮河,看到那明亮的月亮。
我们偶然相遇在吴城的城门之前,看到那美丽的景色。
山川又到了秋天,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我想与你谈论一下我对这美景的感受。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以“处士”指方韶卿。方韶卿曾官至太常博士,为“元佑党人”所攻,后隐居于白云源(今安徽桐城)。此诗当是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作者离任杭州知州时所作,因当时方韶卿也正在隐居。
前四句写方韶卿的为人。“处士白云源”,点明地点,表明方韶卿的身份。“盘歌矢弗谖”,言其有志于诗歌创作并矢志不移,“盘歌矢弗谖”即“盘歌矢弗变”,语出《诗经·邶风·柏舟》篇“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意思是说我的心志坚如磐石不可动摇,我的心意坚如席地不可扭转。这里指方韶卿有志于作诗歌,并且矢志不渝。“韶成犹及见”,言其诗歌创作已取得很高成就。“雅废更能存”,言其高雅的诗歌久废而仍能存在。这两句既赞颂方韶卿诗歌创作之高超,又表现了他对朋友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偶渡秦淮月”,言其偶然渡过秦淮河。“相逢吴市门”,言其偶然相遇在吴城的城门之前。两句写诗人与方韶卿偶然相逢的情景,表现出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山川又秋晓”,言两人再次相逢是在秋天的早晨。“此意欲谁论”,“此意”即以上所说的“山川又秋晓”“偶渡秦淮月,相逢吴市门”。言两人再次相逢之际,诗人不禁感慨万端,不知如何向方韶卿表达自己的心情。“欲谁论”,即不知向谁诉说自己的感情。“此意欲谁论”既是写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写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对好友的遭遇感到惋惜、同情;另一方面则不愿让这种心情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因而又不得不强抑心中的悲伤,故作旷达之语:“欲谁论”。从诗的内容来看,此诗当作于是年作者离开杭州知州任所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