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涣
昭庆寺看芍药 一半春光过牡丹,又开芍药遍禅关。 长久未得佳约违莲社,今日清欢到宝阑。 垂露几团花面湿,东风一阵燕泥寒。 酒边何味呈奇供,绿笋朱樱正满盘。 注释: ①昭庆寺:位于杭州西湖之滨灵隐寺旁的一座古刹,因寺内多植芍药而得名。 ②牡丹:又名“国色天香”,是中国古代著名花卉之一,以其艳丽、高贵而著称于世。 ③禅关:佛教用语,指修行者进入禅定的境界。 ④佳约:美好的约会,这里指与友人约定的相会。
【注释】 分曹归政养耆年:分派队伍,让老人享受政事。 李下何由更正冠:你(指杜甫)在树下又有何办法可以重新戴上帽子呢? 贤相赋诗同啸傲:贤相吟咏诗歌,一起逍遥自在。 圣君优诏去盘桓:圣明的君王下诏书让他休息。 庞眉老叟俱称寿:满头白发的老人们一起祝愿长寿。 凌雪乔松岂畏寒:像雪中的松树和梅花一样不畏严寒。 五福:指福、寿、康宁、善终、考终命,五种幸福的境界。 乡人须作二疏看
夜寒春病不胜怀,玉瘦花啼万事乖。 薄幸檀郎断芳信,惊嗟犹梦合欢鞋。 注释与赏析: - 夜寒:形容夜晚的寒冷,使人感觉不温暖。 - 春病:指春天时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疾病,如感冒、流感等。 - 不胜怀:无法承受或忍受这种痛苦。 - 玉瘦:这里用“玉”来形容人的体态,消瘦的样子,暗喻身体的不适或虚弱。 - 花啼:花朵仿佛在哭泣,常用来比喻女子因悲伤而落泪。 - 万事乖:所有的事物都不顺心
下面是对《惆怅诗十二首》每句的详细翻译: 1. 第一句:“陈宫兴废事难期,三阁空馀绿草基。” - 解析:此句表达了历史兴衰的无常。陈宫的兴盛与衰败难以预测,三座宏伟的阁楼只剩下了绿草和遗迹。 - 注释:‘陈宫’指古代某地的皇宫或重要建筑,‘兴废’表示兴衰更替,“事难期”意味着未来充满变数。“三阁”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建筑群,“空余绿草基”意味着这些建筑物已经不复存在,仅留下荒芜的土地。 - 赏析
诗句一:呜咽离声管吹秋,妾身今日为君休。 译文:悲伤的离歌在秋风中悠扬回荡,今天我为你的离去感到悲伤。 赏析:这句诗以“呜咽离声”描绘了离别时的哀伤气氛,“管吹秋”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诗人通过“妾身今日为君休”表达了自己因爱人的离去而感到的生活不再完整。这种表述既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也反映了现实情感的断裂,使得全句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 诗句二:齐奴不说平生事
《惆怅诗十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涣的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描绘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哀伤。下面将逐句解析并赏析这首诗: 1. 梦回汉宫 梦里分明入汉宫, 觉来灯背锦屏空。 紫台月落关山晓, 肠断君恩信画工。 - “梦里分明入汉宫”: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梦中清晰地进入了汉朝的宫殿,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向往。 - “觉来灯背锦屏空”:醒来时
以下是对《惆怅诗十二首》逐句的注释与译文: 诗句注释及译文: 少卿降北子卿还,朔野离觞惨别颜。 “少卿降北”,指诗人在北方被俘虏,成为北地之臣。而“子卿还”则暗示他终于返回故乡。“朔野离觞”表达了诗人在北方的孤独与凄凉。“惨别颜”则是他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 却到茂陵唯一恸,节毛零落鬓毛斑。 “却到茂陵”意味着诗人虽然回到了家乡,但却发现自己已经老去,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活力
下面是对《惆怅诗十二首》逐句的翻译与赏析: 1. 逐句翻译:七夕琼筵随事陈,兼花连蒂共伤神。蜀王殿里三更月,不见骊山私语人。 - 七夕琼筵随事陈,兼花连蒂共伤神: 在七夕那天,华丽的筵席被摆设出来,花朵们也连着茎一同凋零,都让人感到伤心。 - 蜀王殿里三更月,不见骊山私语人: 夜深时,蜀王殿里的月光照亮了整个场景,却听不到骊山女子的私语声。 2. 诗句注释: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
以下是对《惆怅诗十二首》中各句的逐词释义,并附上赏析: 1. 夜寒春病不胜怀 - 注释:夜晚寒冷,春天生病,无法承受内心的忧伤。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因春天生病而无法入睡,内心充满了忧伤和无奈。这种环境与心境的结合,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2. 玉瘦花啼万事乖 - 注释:如玉般消瘦,花在哭泣,万事都不如意。 - 赏析:这句诗通过“玉瘦”
【注释】 1. 惆怅诗:作者借写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因思念而忧伤。 2. 晨肇:早晨。 3. 已迷:已经迷失了方向。 4. 碧桃花谢武陵溪:碧桃的花朵已经凋落了,武陵江上的溪流也失去了往日的色彩。武陵溪,指武陵江上一段曲折蜿蜒的流水。 5. 仙山目断无寻处:仙山在远处,看不见,找不到踪迹的地方。 6. 流水潺湲日渐西:流水潺潺流淌,太阳慢慢地向西移动(日暮)。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思归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