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振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题天长阮少府湖上客归 - 注释:此诗是写给天长郡阮少府的,表达了作者对阮少府在湖上客居生活的怀念。 - “孤棹”和“移官舍”表明阮少府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官府住所,而诗人自己则孤舟独自漂泊。 - 赏析:通过“湖上客归”四字,传达了对友人远离官场、归隐自然生活的羡慕与祝福。 2. 孤棹移官舍 - 注释:阮少府的船儿独自驶向了自己的官府。 - 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微雨空山夜洗兵”, - 注释:微细的雨,空旷的山中夜晚正在清洗兵器。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紧张的战场夜景,雨声和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 2. “绣衣朝拂海云清”, - 注释:穿着华丽的衣服早上拂去海上的云雾使之清明。 - 赏析:这句话通过对比“夜”和“朝”两个时间段的景象,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环境的变迁。同时
注释:月光下的江面泛舟西塞山,云层已经散尽,南湖的月色斜照。 船儿在水面上荡漾,可是船中的人却看不见了,只能卧倒在岸边的武陵山上观赏那盛开的花朵。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月下泛舟的诗歌。首句“西塞长云尽”,描绘出一幅西塞山云雾缭绕的景象。第二句“南湖片月斜”,则展现出南湖上月光洒下的美景。第三句“漾舟人不见”,诗人用“漾舟”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船儿在水面上的动态。最后一句“卧入武陵花”
注释: 1.玉帛徵贤:用玉帛(古时用以表示敬意的物品,也指钱财)招纳贤才。 2.楚客稀:指楚地的客人很少。楚客,指南方人,泛指游子。 3.猿啼相送:猿猴哀啼着为朋友送别。 4.武陵归:武陵源在今湖南常德市桃源县,相传晋陶渊明曾在此隐居。 5.湖头望入桃花去:诗人站在湖边眺望,只见一片桃花在雨中飘落。 6.一片春帆带雨飞:一片春帆随着雨水在天空中飞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注释】潮落:潮水退去。天吴:海神。避客舟:躲避客人。三殿旨:皇帝的旨意。五湖:指太湖,在今江苏省南部。乌皮几:黑色的木制桌子。新缝:刚刚缝制。鹤氅裘:像鹤羽一样的羽毛做成的衣服。明珠漂断岸:比喻明珠落入水中随波逐流。阴火:指日食时出现的红光,古人以为这是天象预示凶兆。华盖芝童:指神仙中地位高的人。神丹桂女:指神仙中地位低的人。缥缈:形容人或物飘渺不定。识浮丘:指认识隐士或道士。
张舍人南溪别业 新田绕屋半春耕,藜杖闲门引客行。 山翠自成微雨色,溪花不隐乱泉声。 渔家远到堪留兴,公府悬知欲厌名。 入夜更宜明月满,双童唤出解吹笙。 注释: - 新田绕屋半春耕:新田环绕着房屋的一半,春天耕种的场景。 - 藜杖闲门引客行:拿着藜杖,悠闲地在门口迎接客人。 - 山翠自成微雨色:山峦的翠绿颜色自然形成如同细雨一般。 - 溪花不隐乱泉声:溪边的花朵并不隐藏在杂乱的水流声中。 -
诗句: 道成人不识,流水响空山。 译文: 在人世间的喧嚣中,我仿佛置身于一片寂静的山间。流水潺潺,似乎也不愿打扰这片刻的宁静。 赏析: 本诗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通过对比“道成人不识”与“流水响空山”,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这种心境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创作的,全诗如下: 河源破贼后赠袁将军 白羽三千驻,萧萧万里行。 出关深汉垒,带月破蕃营。 蔓草河原色,悲笳碎叶声。 欲朝王母殿,前路驻高旌。 译文: 白羽三千人驻扎在河源地区,萧瑟地万里行军。 走出关隘,深藏于汉垒之中,带月破敌蕃营。 草丛中弥漫着蔓草的气息,悲笳的声音破碎如叶。 想前往王母娘娘的宫殿,却因为路途遥远而驻足高高的军旗之下。 注释: 1. 河源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以越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丽的山水画。“纱帽度残春”,纱帽是古代文人雅士所戴的帽子,这里借指程先生,表示诗人对友人的敬意与友好;“虚舟寄一身”意思是说诗人自己如一只漂浮不定的小船,寄身于这山水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第二句中的“溪边逢越女,花里问秦人”写诗人在越中与越女相遇,向越女打听关于秦人的事情;“古塞连山静
注释: 不须行借问,为尔话闽中。 不需要特意去打听,因为你们来自闽中(即福建)。 海岛阴晴日,江帆来去风。 海岛上的天气变化万千,江面上的船只来来往往。 道游玄度宅,身寄朗陵公。 我也曾走过玄度先生的住宅,也曾寄居在朗陵公家中。 此别何伤远,如今关塞通。 这次分别虽然遥远,但现在的交通已经十分便利了。 赏析: 这首诗是送人去闽越(今福建一带)所作。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最后两句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