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绅
【注释】: 长忆青岩旧草堂,手栽松竹翠成行。 诸儿未了公私事,三径年来想就荒。 【赏析】: 此诗写对侄孙辈的关怀和期望。 首联“长忆青岩旧草堂,手栽松竹翠成行”。“长”字写出了诗人对侄孙辈的深情怀念。“长”与“未”相对应。“青岩”指青羊宫。杜甫有《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丈人视余如亲人。”可知此诗中的“叔雍”是韦氏家族中排行第二的人。“手栽松竹翠成行”,写自己当年栽植松竹的情景
【注释】: 1. 五更踏月候朝钟,退食词垣旭日红:在凌晨五更时,我踏着月光等候朝廷的钟声,吃完早饭后进入宫中的殿堂,看到朝霞映红太阳。 2. 金匮玉函披阅遍,从容无复旧时风:翻阅了金匮玉函中的各种文献资料,心情十分从容不迫,再也没有了从前那种浮躁和焦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章同吉三绝句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场景以及自己的心境变化,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译文】 在子猷家宅旁常常能看到竹子,蒋诩家门口则按次序栽种竹子。 山馆日斜无俗客,清阴忽过短墙来。 注释: 子猷:东晋书法家、画家王羲之的侄子。 蒋诩:三国时期人物,字子文。 山馆:山中别墅,这里指隐居之地。 赏析: 这首诗写竹林之美。首句“子猷宅畔寻常见”点明题意,交代了诗人与子猷的关系。次句“蒋诩门前次第栽”点明蒋诩是诗人朋友,并交代了竹林栽种的时间,为下文作铺垫
注释:自从李白驾着鲸鱼去不回头,风流千古数他为最才。到现在采石江头的月光,依然像长庚星一样照耀九垓。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李白像前所作,表达了他对李白的赞美之情。首句“一自骑鲸去不回”,意思是自从李白驾着鲸鱼去不回头,用“骑鲸”暗喻李白的才华横溢,如鲸鱼一般不可一世,也暗含了对李白的敬仰和怀念之情。第二句“风流千古数雄才”,意味着李白的诗风豪放,千古流传,堪称一代才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及技巧的综合赏析。题干要求“格式”和“注释”,这是对诗歌鉴赏的常规要求,考生应熟练掌握。 【答案】 译文:百亩良田没有间杂着菜畦,我在这里息耕亭畔,曲江边。五年不踏江头路,明月清风午夜思。 注释:①良田:指田地。②息耕亭:即“息耕亭畔”。③曲江:在长安城东南,因曲水环绕得名。④舍侄:侄子,舍侄即舍侄儿。⑤三首:诗共三首。⑥间畦:交错。⑦亭畔:亭子旁边
【注释】 青萝山:山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松涛室:指唐李商隐《无题》诗中有“青鸾有恨无人解,红叶无心任落秋”,以松涛喻声,又因松多生于山中,故以松涛室代指山林幽居。几度:多次。临风忆旧游:意思是说作者曾多次来到这松涛室,对着窗外的松林和飘来的秋风思念过去的事情。今日:今天。画图看仿佛:指诗人看到自己画的一幅松树图画,觉得它与眼前的景象相似。不胜:经受不住。 【赏析】
第一句:怀人万里思悠悠,清梦寻常到益州。 注释:思念的人远在万里之外(怀人),我日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思悠悠)。我的梦境常常回到益州(寻常到益州),这让我更加想念远方的人。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梦境,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它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 第二句:昨夜冥鸿将信至,开椷字字解予愁。 注释:昨天晚上,一只大雁带来了亲人的消息
潇湘江上暮春时,舟泊黄陵思欲迷。 夜半忽惊风雨作,潇潇两岸鹧鸪啼。 注释:潇湘:即指湖南一带水乡,因湘江得名;暮春:春天将尽之时。 译文:潇湘地区在春天的傍晚时分,我停船泊于黄陵岸边,想要寻找一个能让人感到迷茫的地方。半夜突然被风雨惊醒,听到两岸传来鹧鸪的叫声。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潇湘地区为背景,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江边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迷茫和孤独。首句“潇湘江上暮春时”,点明了时间
注释:我的居官岁月已很长,常常在紫陌上听到马车的铃声。突然一阵大风刮起,我仿佛看到王猷从京城回来。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自题墨竹三首中第三首。全诗以“鸣珂”二字为线索,写自己宦游在外,时时怀念家乡、思念故人的情景。首句“嘅我居官岁月多”,点出自己身在异乡,宦游多年,时间之久;次句“每于紫陌听鸣珂”,交代了自己在紫陌(京城长安大街)上,经常听到车马行驶时的铃声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潇湘江上暮云迷,落日无人翠羽低。 - 这句描述了诗人在潇湘江上的景象,天色已晚,云雾缭绕(潇湘江)。 - “暮云”和“落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壮丽天空景色。 - “翠羽低”可能指的是竹叶或竹枝在风中摇曳的样子,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美。 2. 舣棹黄陵庙前宿,一篷春雨鹧鸪啼。 - 继续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情景,诗人停船于黄陵庙前准备过夜。 - “舣棹”意为停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