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萝山下松涛室,几度临风忆旧游。
今日画图看仿佛,淡云疏木不胜秋。
【注释】
青萝山:山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松涛室:指唐李商隐《无题》诗中有“青鸾有恨无人解,红叶无心任落秋”,以松涛喻声,又因松多生于山中,故以松涛室代指山林幽居。几度:多次。临风忆旧游:意思是说作者曾多次来到这松涛室,对着窗外的松林和飘来的秋风思念过去的事情。今日:今天。画图看仿佛:指诗人看到自己画的一幅松树图画,觉得它与眼前的景象相似。不胜:经受不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小画的赞美和自况。前两句写画的取材;后两句写画面所表现的境界,并暗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诗的前两句,从“松涛”入手。松涛,是指松林中风吹树叶发出的声响,这里借来指画中的松树。松,为百木之长,古人常以松喻君子,如杜甫的“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宿府》);王维的“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等。松涛,亦用以喻人的高洁品格。李商隐《无题》诗中有“青鸾有恨无人解,红叶无心任落秋”;张九龄《感遇》诗之四有“天路明霞外,峰峦紫翠间。几时逢白日,得望紫罗幡”;韩愈《晚春》诗中也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些诗句,都与松有关。因此,这里的“松涛室”实即指作者隐居之所,也就是他笔下的画室了。而“几度临风忆旧游”句,则点明了此画室的来历。诗人曾在此居住过,并且不止一次地到过这里。但岁月无情,如今人已老去,所以每当看到这幅画时,就不禁想起往昔的情景,不由得感慨系之。
第三句写眼前的景色,第四句写画中的境界。前一句中的“淡云疏木”二字,是写画中景象的特征。“淡”是淡雅之意;“疏”是稀疏之意;“淡云、疏木”,则给人以空阔苍茫的感觉。这既是客观景物的真实描写,也是诗人主观感情的寄托。“不堪秋”三字,则是对这种境界的概括评价。秋天,本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万物都呈现出一派萧杀之象,然而在松林中,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凋的英华。所以“不堪秋”并非表示对秋天的厌恶,而是表示对松林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不堪”两字也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面对如此境界,怎能不令人动情呢!
此诗用笔细腻委婉,言简意丰。前三句叙事,后两句写景,情景结合,浑然一体。特别是最后一句,既写景又抒情,把景物和自己的感情融成一片,堪称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