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林奠南服,发祥由地灵。
明时不爱宝,寒泉著休徵。
滭沸迸岩窦,萦回出林坰。
色比马肝莹,光彻壶冰清。
邦人聚观者,奔走填周行。
孰知兆此秀,乃属芹宫英。
折桂入天府,宾兴造王庭。
得官虽未显,教铎春风鸣。
瓯闽道匪遥,企望难为情。
至今饯别处,犹以兹泉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曾才鲁紫泉亭》。

译文:
在郁林县为南服定鼎,
地灵人杰开创了基业。
明君不爱财宝,
寒泉显现休征吉兆。
泉水奔涌激荡岩穴,
环绕着树林流过。
水质比马肝还要晶莹,
清光透出壶中冰雪。
地方官员聚拢前来观看,
纷纷奔走于周行道旁。
谁知此地蕴藏着英才,
乃是宫中芹宫英的后代。
登上金榜进入天府,
入朝做官被选为王庭。
得官虽未显达荣华,
教化如春风之声远扬。
瓯闽的道路不遥遥远,
企望之情难以排遣。
至今饯别时,仍以这口泉水命名。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为曾才鲁所写的紫泉亭所作的诗。紫泉亭位于郁林县,是李白对当地人民的一种赞美之情。全诗通过描绘紫泉亭的美景和传说故事,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郁林奠南服,发祥由地灵”直接点明了紫泉亭的地理位置及其历史背景。紫泉亭所在地郁林,曾是南服的重要之地,这里的地灵孕育出了英才。这里的“南服”指的是岭南地区,历史上是中原政权的重要防线,也是文化交融的地方。

第二句“明时不爱宝,寒泉著休征”则描绘了紫泉亭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传承。这里强调了明君不爱财物,而注重人才和自然之美。紫泉亭的泉水清澈透明,如同马肝一样珍贵,又如同壶中的冰一样清凉纯洁。这里的“寒泉”象征着清廉和坚韧的品质。

第三句“滭沸迸岩窦,萦回出林坰”进一步描述了紫泉亭周围的环境。滭(hé)是一种山名,这里指代紫泉亭所在的山。泉水在岩石缝隙中奔腾而出,绕过树林流向远方。这句诗描绘了紫泉亭周围山水相连的美丽景色。

第四句“色比马肝莹,光彻壶冰清”是对紫泉亭水质的进一步描述。这里的“马肝”和“壶冰”都是比喻,用来形容水的纯净度。水色比马肝还要白皙透明,光线可以穿透像壶中的冰块一样清澈的水。这里的“冰清”意味着纯洁无瑕、清澈见底。

第五句“邦人聚观者,奔走填周行”描述了当地官员及百姓聚集观赏紫泉亭的情景。这里的“周行”可能是指大道或者街道,形容围观的人众多。他们争相赶到紫泉亭来观赏美丽的风景,表达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第六句“孰知兆此秀,乃属芹宫英”则是对紫泉亭背后故事的描述。这里的“芹宫”可能是指皇宫中的女子,而“英”则表示杰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紫泉亭背后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正是因为得到了这片土地的滋养。

第七句“折桂入天府,宾兴造王庭”则描绘了紫泉亭的名人效应。这里的“折桂”指的是科举考试中高中,“入天府”则是指进入朝廷成为官员。诗人以此表达了紫泉亭与当地人才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成就都与紫泉亭有关。

第八句“得官虽未显,教铎春风鸣”则是诗人对紫泉亭未来的美好期待。虽然现在的官职尚未显赫,但教化如同春风般吹拂大地,影响深远。这里的“教铎”意味着教育和文化传播,“春风鸣”则形容教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第九句“瓯闽道匪遥,企望难为情”则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虽然路途遥远,但诗人仍然希望能够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里的“瓯闽”指的是福建一带,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第十句“至今饯别处,犹以兹泉名”则是诗人对紫泉亭名字的保留和怀念。至今人们仍然在送别时提到紫泉亭,并称它为“兹泉”。这里的“兹泉名”意味着紫泉亭的名字被永久保留了下来,成为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