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十日春将玉,琼花始一飞”,首句写春天的雪,是说下雪已有十日了,此时大地已披上银装。“琼花”指雪花晶莹剔透,美如花朵,形容雪花美丽如玉。“始一飞”,开始飘落。“朔风留后劲,暖气避残威”,第二句是说寒风虽然凶猛,却留有力量;虽然寒冷,但却能躲避一些严寒之威。“僵鸟魂犹夺,遗蝗息转微”。“僵鸟”指冻死的鸟儿,“遗蝗”指遗留在田地里的蝗虫
诗句 1. 都道金盈世:这里指的是大家都说世间的财富已经非常丰富。 2. 居惟水在庭:意思是住所只有水,形容生活简朴或清贫。 3. 孤操寒似雪:形容自己坚守节操,像冬天的雪花一样纯洁无瑕。 4. 宦味薄如萍:宦(官)的味道淡得像浮萍一样,比喻做官的清廉。 5. 鹤响闻天近:听到远处有鹤声,形容声音悠扬、遥远。 6. 梅花彻地馨:梅花散发出的香气能穿透大地,形容香气浓郁。 7. 可知民誉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意思进行归纳,然后串连成文。“折桂当年事”是说在年轻时曾折下桂花;“簪花此日因”是说今天因何而佩戴花饰?“仅馀千里志,空老六朝身”是说如今只剩下一腔报国之心,却已虚度了六朝岁月;“时会有今昔,物华无故新”是说世事有如过眼云烟,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又欣轮满夜,同醉庾楼人”是说又逢圆月之夜
这首诗是五日(端午)所作,诗人用五律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在节日期间的所思、所感。 首句“饮能消独况”,意思是说在节日里饮酒可以驱散孤独的情绪。这里的“独况”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节日里感到的一种孤单和寂寞的情绪。 第二句“愁不解三吁”,意思是说在节日里愁闷无法消除,需要再三叹息才能缓解。这里的“愁解”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节日里感到的一种忧愁和不安的情绪。 第三句“快节家悬艾”,意思是说在这个节日里
【注释】 过千佛庵:经过千佛庵。庵,寺院小屋。 乍出东城道:刚刚走出东城的小路。 微风:微风轻拂着磬音。 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地名。 分路:指岔路口。 竹坞:竹林环绕的坞地。 覆云深:云雾缭绕、山坞幽深。 千千相:佛教语,即“千手千眼”,指佛的形象。 一一心:一心归依的意思。 广长:广大而长宽。 无隙地:没有空隙的土地。 敷遍给园金:把土地全部覆盖。园金,喻指黄金。 【译文】
【注释】: 1. 藉草三冬日,看花二月天。——藉草是隐居生活,三冬即冬季的三个月(从十月到来年二月);看花是春天的景色;二月是阳春三月。 2. 偶来毛颖使,分得照邻笺。——毛颖指笔;照邻笺指书信。 3. 宝翰寻钟阜,名文访富川。——宝翰指珍贵的书信;钟阜是地名,在安徽省合肥市;富川在广西省贺州市;“名文”指书信内容。 4. 甑□同仰止,凭吊可悠然。——甑□是人名;仰止指仰望敬仰的意思,这里指仰慕
春日饮藻萃二男宅时新立门向口占落之 生事同鸠拙,贻谋任鹊安。 地偏容膝好,天喜辟门宽。 满道酣春色,长河助笔澜。 面山名有取,紫诰矗云端。 译文: 春天的早晨,我在这里饮酒赏景,两位儿子新近建成了家宅。 生活琐事如同老黄鹂拙于应对,但留下美好的教诲,就像那善于筑巢的喜鹊。 我选择这个地方居住,因为它靠近自然,环境优美,让人感到舒适和宁静。 天空晴朗,阳光明媚,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和喜悦。
【注释】 藻,通“澡”,沐浴。萃,聚集。二男宅:二子之居。新立门:新建的门户。向口占:面向门口写诗。悠然见南山:意指闲适的心情,看到南山。 【译文】 春日里沐浴着阳光在二儿子的住宅前饮酒作诗,门向口占,写的是眼前景色和内心感受。 不但悠闲自在地看见南山,它已在门前出现。 凭栏眺望青翠满目,衣袖揽着满屋翠色。 弦管多生树,莺花尽侑樽。 幽愁一扫而空,对着窗户忆念你恩情深厚。 【赏析】
雾隐频年惜豹斑,几番风雨洗春颜。 沉吟恍入空蒙里,醉梦时飞杳霭间。
城头歌舞荐春卮,恰际华筵会转奇。 瑶圃正当飞雪后,玉梅方在吐花时。 传筹公进千秋颂,抚景予添百感滋。 记得石麟摩顶日,野狂初听鹿鸣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