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及
【注释】 宦迹流芳,卷为郑端州乃祖题:郑端州是宋代人,曾任端州知州,他因政绩卓著,死后被后人绘像悬挂。此句言郑端州在世时,他的事迹已经传颂千古。闻道:听说。南州作尉:在南方做官。尉,县尉,地方行政长官。青袍白马,更多的髭(zī胡须):指自己年少时曾为官,故衣青袍、骑白马,有白胡子。 三年始信,百里空留:三年之后才知道他已去世,而留下的只有百里的遗迹。舆人诵:百姓的颂扬。汉吏祠:汉代官吏庙宇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匹马翩翩白面郎”:描述一个年轻男子骑着马,穿着白色的衣服,显得英俊潇洒。 2. “弹冠曾入赵佗乡”:暗示这位白面郎年轻时可能曾经到访过赵佗的故乡,赵佗是汉朝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 3. “恩深展骥官非薄”:表达了对这位年轻人才能的赞赏,他因为才能被皇帝赏识,官职并不轻,意味着他的才华得到了认可和重用。 4. “最奏栖鸾鬓易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主要内容,如本诗的体裁、题材以及作者等,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同时,还要注意理解诗歌中的重点词语,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九级凌空酒并呼”,意为九级塔凌空而立,可以纵声高歌;“凭栏回首见仙都”,意为倚栏眺望,只见远处有仙境一般的地方;“珠光夜半全辉映,金碧云中乍有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朋友柯广文先生,前往建阳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首句“传经雪色满罗浮”,描述了雪后的景象,罗浮山因为雪而显得更加美丽。这里的“传经”可能是指传播儒家经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尊敬和期望他能继承和传播儒家文化。 次句“桃李阴阴出郡楼”,则转入送别的场景,描绘了春天里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景象,这些美丽的花朵映衬着郡楼,为离别增添了几分哀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丁亥生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少年结客五陵游,老去虚疑是故侯。 - 结客:指结交游侠之士。 - 五陵:古代洛阳附近的五个著名陵墓地区,这里泛指京城附近。 - 故侯:过去的封侯者,此处指过去显赫一时的王侯。 -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年轻时结交了一群游侠,在京城周围游荡;随着岁月流逝,自己已不再是那个曾经显赫一时的王侯。 2. 镜里春随蒲柳变
注释: 千盘风雨落高秋,有客能逢桂树留。 千盘山路历经风雨,秋天的傍晚才能抵达;有客人能遇到桂花树,就留下。 碑镌夏王生绿字,书传周史拥青牛。 碑石上刻着夏王的绿字,书籍记载了周朝的历史和周文王的故事。 洞中列籍渑为酒,海上名山石作楼。 山洞里有列满典籍,可以酿造渑县的美酒;海上有名山,石头可以建造高楼大厦。 明到星岩枫叶下,扶桑东望是丹丘。 明月照耀星星之岩的枫叶,东方眺望扶桑(即太阳)
【注释】 李广文:名不详,可能为作者友人。署:官府。端州:今广东肇庆市,是唐代著名的瓷器产地。 十年苜蓿:指李广文在官署中度过了十年的岁月。苜蓿:即“苜蓿菜”,一种野菜。 客舍端州喜屡过:李广文经常在端州停留并游览。 白雪江湖知己少,青毡天地误人多:李广文在江湖中的知已很少,而自己却常常被误解。“青毡”代指朝廷。 春回门下看桃李,日暮尊前对薜萝:春天来临的时候,他回到家乡门前欣赏美丽的桃花和李子
椿萱三寿卷为端州郑太守题 曾向炎蒸载石还,即看飞鹤下兰岩。 朱轮接武同西汉,白首移文异北山。 玉树远辉庭下彩,瑶花长映镜中颜。 只今南国思公子,遥望群仙霄汉间。 注释: 1. 椿萱三寿卷:指的是一种古代的寿礼,其中“椿”和“萱”分别代表长寿和健康。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郑太守的生命之长久。 2. 曾向炎蒸载石还:曾经在炎热的夏天承载着石头回家。这里的“炎蒸”形容夏天的炎热
青山如戟倚云霄,仙去岩空鹤可招。 注释:青山如同长矛一样直插云霄,仙人已经离去,山洞空荡无人,只有白鹤可以召唤。 蜃市气澄金阙出,龙宫云閟玉书遥。 注释:海边的蜃市天空清澈,可以看到金色的宫殿;龙宫中云雾缭绕,仿佛隐藏着玉书。 风生桂楫时呼酒,月冷松门夜听箫。 注释:风吹动桂花船,有时还会听到饮酒的声音;月光洒在松木门上,夜晚可以听到箫声。 济世正怜公等在,且谋生计向渔樵。 注释
【解析】 此诗是游览黄塘山庄的即兴之作,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不禁联想到了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何处寻芳径”,表明诗人来到此地后,心情愉快,神清气爽,对大自然的美妙景色赞叹不已。“西湖一草堂”中的“西湖”是指杭州西湖,“草堂”指的是白居易的别墅,白居易曾在此居住,后来退居洛阳,自称“香山居士”。诗人在这里闲居无事,游山玩水,与陶渊明一样,过着隐居的生活。因此,诗人想到陶公隐居时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