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及
诗句如下: 昔贤遗宅悬千载,此日高旌到二公。 人去碧山空有鹤,兴来彩笔总如虹。 晚搴蘋藻春云里,醉倚蒹葭暮雨中。 今古重伤回首地,几谁飞阁坐层空。 译文如下: 昔日贤人的故居依然悬挂着千年的旗帜,如今这两位显赫的中丞滕公和郭公登临白鹤峰。 人们离去后,碧山依旧只有孤鹤相伴,而我兴致勃发时,挥毫落墨如惊天彩虹。 夕阳下采摘着蘋藻,沐浴在春云之中,醉意中倚靠着蒹葭,感受着暮雨中的清凉。 回首往昔
诗句释义: 高台的野色依傍在招提寺旁,有客人乘着春天的微风一杖藜。 译文: 在高高的平台上,野色依傍在招提寺旁,有客人乘着春天的微风,手持一杖藜杖。湖面如泻下琉璃般清澈,平楚的外围,山开锦绣般的曲栏西侧。培养风势让南海的鲲鹏飞翔,落日余晖中东林中的虎豹啼叫。创作完成便足以逢见汉主,他年回首白云栖息的地方。 关键词注释: 1. 高台野色:指高耸入云的高台周围广阔的田野景色。 2. 倚招提
端阳前二日宗阳约游西湖,同游叶韡夫、严体恕、姚抗之侄孙世俊得堪。 画舫年年泛蔚蓝,三闾空自放江潭。 声闻鼓角千家尽,影落楼台一镜涵。 渔父醉歌还鼓枻(读作:yì),故人衰暮喜投簪。 且将酩酩酬时序,中散从来七不堪。 【注释】 1. 画舫:指船。 2. 蔚蓝:深蓝色。 3. 三闾:传说中楚国大夫屈原的三个弟弟名伍、子胥、椒,皆以忠节见称,所以后来人们常把忠臣称为“三闾”。《离骚》中说
送姻家韩伯声之任桐柏朔风楚水度征鞍,诗传于今又姓韩。 月里梅花千里梦,雪中桐柏一毡寒。 谈经鳣自清淮出,高卧龙曾此地蟠。 圣主好文过汉帝,赋成早晚入长安。 注释: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姻亲韩伯声去任桐柏时所作的七言绝句。全诗以送别为题,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美好祝愿。 首联“朔风楚水度征鞍,诗传于今又姓韩”:在朔风凛冽、楚水潺潺的背景下,韩伯声骑着马渡过征鞍,诗名流传至今,他又有了一个新名字——韩
【诗句注释】 1. 端州城北:即肇庆。端州,古地名,今广东省肇庆市,是岭南名郡。 2. 嵩台:指端州城北的岳山。 3. 千秋石室开:指岳山上有千年历史的石窟。 4. 牂牁来万里:牂牁江流经此地,水势湍急。 5. 攀萝星斗近三台:三台山位于端州城东郊,高耸入天。作者登上三台山时,只见星斗在手可摘。 6. 夏壑群穿窟:指夏天时,瀑布从高山崖壁上飞泻而下,形成深潭。 7. 鹦鹉风林数举杯
【注释】 芳甸:美丽的原野或园林。紫烟:形容花木繁茂,色彩艳丽。铁连钱:形容使君威风凛凛,如铁马临前。石含楼阁诸天近:指岩洞中楼阁高耸,直逼诸天。水匝蓬莱列宿悬:指水中倒映着蓬莱山上的众星。阴洞:山中幽暗之穴。雨来龙自语,寒城镫乱骑初旋:指大雨时,洞穴中传来龙吟声,寒夜中灯火闪烁,行人骑马匆匆而过。故山:故乡的山川。猿鹤:《诗经•小雅》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句,后以“猿鹤”代称隐逸之人。愁思
诗句原文如下: 五羊舟中与谭永明感旧同舟潦倒说燕京,堕泪东南去国情。 易水悲风疑短剑,蓟门寒雪负长缨。 十年丛桂刘安赋,一片飞花陆贾城。 老骥未须怜伏枥,江湖容易白鸥盟。 注释说明如下: - 同舟潦倒说燕京:形容在船上的生活艰难困苦,像是在燕京一样。 - 堕泪东南去国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悲伤,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 易水悲风疑短剑:易水河边的悲凉之风让人联想到战场上的短剑
【诗句释义】 侄孙世俊置酒第一楼,潘、李诸子得楼字。城上巍巍第一楼,楼前山水胜南州。隔窗千岭当樽尽,卷幔双江入槛流。灯火少年空白首,酒杯长夏有清秋。高阳家宴交亲并,一醉暝烟散百忧。 【译文】 侄孙世俊在第一楼摆下酒席邀请我等,潘家李家的儿子们因“楼”字而聚集。城上的第一楼矗立着,楼前的山水风景比南方更为美丽。隔着窗子看出去,千山万岭好像在为酒席作陪。收起帘幕后,只见双江如画流入室内。少年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描绘了侄子李世仪前往京城看望祖父的情景。 第一句:“侄孙世仪将母永平省觐”,意为侄子李世仪带着母亲前往永平(今河南滑县)拜见祖父。 第二句:“白草黄云出塞难,而翁今戴鵔䴊冠。”意为边塞之地,白草黄云,道路艰难。而祖父如今却戴着鵔䴊冠,这是对祖父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尊敬和敬仰。 第三句:“趋庭月照关山迥,将母风连驿路寒。”意为在月光照耀下,关山显得更为遥远
【诗句释义】 1. 霓裳日侍黄金殿:在黄金装饰的宫殿中,霓裳舞女每天陪伴皇帝。 2. 炎服谁开白玉京:谁是能解开玉京城门的人? 3. 万里风云双凤阙:万里之外的风雨和风云都在两座凤凰形的宫阙上。 4. 三山宫观五羊城:有三个山峰的宫观,五个羊头形状的城市。 5. 天空环佩朝闻鹤:在天空中,人们听到环佩的声音就像听见鹤叫一样。 6. 月到松篁夜听笙:到了月圆之夜,人们在松竹丛中听着笙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