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野色倚招提,有客乘春一杖藜。
湖泻琉璃平楚外,山开锦绣曲栏西。
培风南海鲲鹏起,落日东林虎豹啼。
赋就自堪逢汉主,他年回首白云栖。
诗句释义:
高台的野色依傍在招提寺旁,有客人乘着春天的微风一杖藜。
译文:
在高高的平台上,野色依傍在招提寺旁,有客人乘着春天的微风,手持一杖藜杖。湖面如泻下琉璃般清澈,平楚的外围,山开锦绣般的曲栏西侧。培养风势让南海的鲲鹏飞翔,落日余晖中东林中的虎豹啼叫。创作完成便足以逢见汉主,他年回首白云栖息的地方。
关键词注释:
- 高台野色:指高耸入云的高台周围广阔的田野景色。
- 倚招提:依靠或靠近招提寺。招提寺位于中国佛教名胜古迹之一。
- 一杖藜:用一根藜杖步行。
- 湖泻琉璃:指湖面像琉璃一样清澈透明。
- 锦绣曲栏:指曲折华丽的栏杆。
- 培风:此处可能指培育风势、提升力量。
- 南海:指中国的南海地区,古代传说中多有神仙出没之地,如蓬莱仙岛等。
- 落日:太阳下山的景象,常用来代表一天结束或事物落幕。
- 汉主: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 回首:回头望去,形容回忆往事或展望未来。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描绘了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诗中的“高台野色”和“有客乘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回归自然的氛围。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自由的渴望。此外,诗中还融入了神话色彩的元素,如“南海鲲鹏起”、“东林虎豹啼”,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神秘力量的向往和敬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