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黄云出塞难,而翁今戴鵔䴊冠。
趋庭月照关山迥,将母风连驿路寒。
北望桔槔低朔漠,西悬鳷鹊见长安。
斗鸡且莫随诸少,东郡诗成好寄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描绘了侄子李世仪前往京城看望祖父的情景。
第一句:“侄孙世仪将母永平省觐”,意为侄子李世仪带着母亲前往永平(今河南滑县)拜见祖父。
第二句:“白草黄云出塞难,而翁今戴鵔䴊冠。”意为边塞之地,白草黄云,道路艰难。而祖父如今却戴着鵔䴊冠,这是对祖父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尊敬和敬仰。
第三句:“趋庭月照关山迥,将母风连驿路寒。”意为在月光照耀下,关山显得更为遥远。而将母前来探望,使得旅途中的驿站都感到寒冷。这里的“趋庭”指的是拜访长辈,“月照关山迥”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而“将母风连驿路寒”则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第四句:“北望桔槔低朔漠,西悬鳷鹊见长安。”意为北望故乡,桔槔低垂在辽阔的沙漠之上;西望长安,鳷鹊飞翔在空中。这里通过对比故乡和长安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第五句:“斗鸡且莫随诸少,东郡诗成好寄看。”意为不要参与斗鸡之戏,等到我在东郡完成诗歌后,会寄给诸位朋友。这里既体现了诗人的谦虚谨慎,也流露出他对诗歌创作的自信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侄子李世仪前往京城拜见祖父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画面感和韵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