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舫年年泛蔚蓝,三闾空自放江潭。
声闻鼓角千家尽,影落楼台一镜涵。
渔父醉歌还鼓枻,故人衰暮喜投簪。
且将酩酩酬时序,中散从来七不堪。

端阳前二日宗阳约游西湖,同游叶韡夫、严体恕、姚抗之侄孙世俊得堪。

画舫年年泛蔚蓝,三闾空自放江潭。

声闻鼓角千家尽,影落楼台一镜涵。

渔父醉歌还鼓枻(读作:yì),故人衰暮喜投簪。

且将酩酩酬时序,中散从来七不堪。

【注释】

  1. 画舫:指船。
  2. 蔚蓝:深蓝色。
  3. 三闾:传说中楚国大夫屈原的三个弟弟名伍、子胥、椒,皆以忠节见称,所以后来人们常把忠臣称为“三闾”。《离骚》中说:“余不忍为此态也。”
  4. 声闻:指军号之声传遍远近。
  5. 楼台:这里指楼阁。
  6. 渔父:古代隐者。《庄子·秋水》:“吾惊吾犹汝也,汝又何恃而能骄人?”
  7. 投簪:指辞去官职,此处指辞官归隐。
  8. 酩酊:酒醉的样子。
  9. 中散:指东汉祢衡,字正平。
    【译文】
    端阳节前两天宗阳邀请游西湖,同去的是叶韡夫、严体恕、姚抗之的侄孙世俊得堪。
    每年画船都划过一片碧波,但屈原却空自流连江潭。
    听到战鼓角声传到远方,万家人家都知道了消息。
    影子映入楼台倒影之中,如同镜子一般明净。
    渔翁醉后唱歌还击楫,故人的晚年喜悦归耕田。
    暂且借酒消愁来酬答这良辰美景,像司马相如一样一生不能忍受。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端阳节前两天,和朋友们一同泛舟西湖之作。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开头两句“画舫年年泛蔚蓝,三闾空自放江潭”,描绘了画船荡漾在碧波之上,而三闾大夫却空自放浪于江潭的景象。这里的“三闾”指的是屈原,他因忧国忧民而被放逐,无法施展才能。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屈原的同情以及对朝廷的不满。
    接下来两句“声闻鼓角千家尽,影落楼台一镜涵”,进一步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战鼓声声,传遍了千家万户;湖中的倒影,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这里的“楼台”指的是西湖上的楼阁,它们倒映在湖面上,形成了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渔父醉歌还鼓枻,故人衰暮喜投簪”,则是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慨。诗人看到渔夫们醉后唱歌,还击楫而行,不禁想起了自己年轻时也曾有过这样的豪情壮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经变得老迈衰弱,只能羡慕那些归隐山林的故人。这里的“投簪”指的是辞官归隐,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渴望过上平淡生活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