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九江
以下是《七月望夜亭上》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句 城外重湖已合围,双流分月泻青辉。 积阴遂见秋风起,行潦休惊海水飞。 袅袅银河低案户,涂涂玉露稍沾衣。 季鹰元不营当世,岂为鲈鱼始忆归。 - 译文注释 (城外)重重叠叠的湖泊已经连成一片,两条小溪分别从月光中流出,洒下如青丝般的光辉。 积累的阴云终于显现出秋天的气息,行人们不必担心惊飞的洪水。 银河仿佛低垂在窗案旁
【注释】 1. 双树苍苍玉不如:指树木茂盛高大,比玉石还要美。 2. 牵风弄日庇闲居:比喻人有才学,能文能武,为国效力。 3. 簟(diàn):用竹篾编织的一种凉席。 4. 散骑直庐谁偃息:指在朝中做官的人谁肯在这里休息。 5. 平津客馆久丘虚:指平津客馆已经废弃很久了。 6. 种瓜莫道东门近:不要认为种地就一定离集市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律诗
【注释】 陈思王:即曹植,字子建。他曾任陈王,故称。 洛浦锦衾:指织有锦纹的被子。 邺宫铜爵:指邺宫的酒器。铜爵是古代的一种礼器。 同门:同学。 异姓王:指曹操。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表达了对曹操的不满,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感情。 首联“美人曾感鱼山响,千古高情寄白杨”,意思是说,当年美人曾在鱼山听到过你弹奏的音乐,你的高情远意寄托在那棵白杨树之上
赠子长二首 朱曰藩 万柳围团殿,飞花引御舟。 棹歌双彩女,催过洗妆楼。 注释: - 万柳环绕的庭院,如同宫殿般壮观。 - 飞花随着御船飘动,仿佛在引领着船只前进。 - 船上的两位女子唱着悠扬的船歌,歌声催人前行,仿佛已经抵达了目的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一个繁荣、繁华的景象。诗人运用了“万柳围团殿”、“飞花引御舟”等意象
【注释】: 楼西:指昆明城中的西城楼。鹦哥,即鹦鹉,一种鸟。单栖:独宿。铁:黑色。蛮语:少数民族的语言。滇:云南省的简称。“花鸟入滇歌”,是说云南的花鸟被带进了滇池。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写在昆明城的西城楼上看到的一幕景象。 首句“楼西鹦哥树”,写诗人所见。西城楼上有一棵鹦哥树,这棵鹦哥树是昆明的象征,也是诗人的骄傲。鹦哥树高耸入云,枝繁叶茂,绿荫遮天,为昆明城添上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注释】 ①陆子:作者的朋友。还:归去;洞庭:湖南湖,即今岳阳楼所在地。 ②水祠:江神庙。箫鼓:乐器。龙船:赛神会时所乘之舟。权当:暂借。官路:官场之路。 ③不碍:不受拘束。归云:指云游的道士。入洞天:进入仙人居住的洞穴。 ④碧落:碧空。两山:指岳阳楼周围的群山。千涧:千条山涧。泻红泉:流红色的泉水。 ⑤葛裙纱帽:古代隐士的装束。吟:吟咏,指作诗吟诗。长夏:初秋时节。平原:古地名
注释: 泽国——指的是有水的地方,这里指代家乡。 鱼龙气——鱼和龙是水中生物,此处用来形容家乡的繁荣景象。 征途——指在外地做官或旅行。 冰雪文——比喻文章辞藻华丽,如同冰雪一样清澈、纯洁。 悲歌过燕赵——指诗人在燕赵一带旅行时,带着悲伤的心情唱着悲歌。 一吊望诸君——指诗人来到望诸君(即望诸大夫)的墓前,哀悼这位历史人物。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旅途中写给朋友子长的一首诗。诗中提到“泽国鱼龙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押韵为下平十二侵韵。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翻译: 1. 兴道里前杨柳新,萧娘攀望独伤神。 注释:兴道里前的柳树枝条嫩绿新鲜,但萧娘独自一人望着这些柳树,内心感到无比悲伤。 翻译:在兴道里前,新的柳树枝条看起来生机勃勃,但在萧娘眼中,它们却引发了她的哀愁,因为她正在独自欣赏这风景。 2. 怜侬正好留侬住,若个沄他遭个春。 注释
诗名:《秋发庾岭》 译文: 《秋发》: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夜月孤鸿》: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旅人在夜晚与自然和月亮的交流。诗人通过具体而生动的自然景象和象征性的“孤鹊”,展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1. 秋发:开篇两句“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紧扣季节特征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客楼睡起西日曛 - 客人在楼上睡醒后,看到西边的阳光已经暗淡。 - 译文:客人在楼上醒来,只见西边的太阳已隐没在云层之后。 - 注释:客人,指诗中的“我”。西日,西方的太阳。曛,昏暗。 - 赏析:这句描绘了早晨醒来时的光影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 2. 钟山曳曳拥归云 - 钟山(今南京紫金山)的山体被云雾环绕,仿佛在牵引。 - 译文:钟山山体被云雾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