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
【诗句释义】 成国公奉册宝兴献庙赠篇:这是一首赞美成国公奉册献礼的诗。 汉室元公承特遣,濮园新主上殊封:这是赞美成国公是汉代开国的元勋之后,被皇帝特别派遣前来献礼。“濮”是地名,“园”是指王邸或侯宅。 犀团琐甲士分虎,麟刻轮袍马胜龙:这是赞美成国公穿着犀皮铠甲,头戴金饰装饰的盔甲,骑着骏马威武雄壮。 祝册宣时惊陟降,庙庭行处识仪容:这是赞美成国公在献礼的时候,威严庄重,举止端庄得体
译文 我瞻望曾经走过的里门,一方民俗依然淳厚敦良。 我家世代传承诗歌,道义寄托仍然怜爱述圣孙。 昔日书生弦诵之音,当时新庙典刑之存。 没有机会参与宴会,只能谈论东鲁遗风。 注释 1. 瞻望曾应过里门:回顾过去,我曾走过这个里门。 2. 一方民俗此还敦:这里的风俗民情依然淳厚。 3. 家承已惬闻诗嗣:家族中已有人继承并发扬了诗歌的传统。 4. 道寄犹怜述圣孙:对于继承道义寄托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玉簪的诗,通过对玉簪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首句“东殿晨光喜近临”描绘了清晨时分,阳光洒在东殿的景象。这里的“晨光”、“近临”等词语,都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清晨的美好气息。 次句“文华清露沐来深”,进一步描绘了玉簪的精致与美丽。这里的“文华清露”比喻玉簪的光泽和纹理,“沐来深”则形容玉簪经过清洗之后的深度。通过这些词语的使用
种桃人去感前事,罗雀门闲有旧踪。 独客暮年劳驾鹤,先生今日是从龙。 开函玉册传中诏,归第金莲出上供。 当宁动容贤梦卜,千年鱼水贺遭逢。 诗句释义: 1. 种桃人去感前事,罗雀门闲有旧踪:种桃花的人已经离去,留下的门前空寂无人,只有往日的足迹。 2. 独客暮年劳驾鹤,先生今日是从龙:自己是一位孤独的客人,晚年时还要劳驾神鹤,而对方(毛三江)则如同从龙一般,得到重用,地位尊贵。 3.
志喜次韵答费鹅湖翁 为别东华己四朝,老来孤迹更虚飘。 身随化国天中日,梦落扁舟海上潮。 布散群鸥临杜墅,文成仪凤协虞韶。 三台合与薇垣近,夜夜神光烛上杓。 注释: - 为别东华己四朝:为了告别东华(指皇帝),已经四个朝代了。 - 老来孤迹更虚飘:年纪大了,孤独的身影更加飘渺。 - 身随化国天中日:身体随着化国(佛教用语,象征死后的去向)在天空中的太阳。 - 梦落扁舟海上潮
【注释】 服舍:官署。仓皇:匆忙的样子。九招:指汉代的张良,他曾经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未遂,又到下邳县访求避世之士黄石公,受《三略》、《鸿门》等书。破愁城:打破忧愁的壁垒。朱云:西汉人。曾为直谏大夫。贾傅:汉时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后被贬谪为长沙郡的太傅。旌:古代一种仪仗用的旗子。乡国:家乡。风自下:比喻自己的处境。关河:指潼关与黄河一带。孤泪:形容孤独的悲哀。残稿:未完成的作品。剔尽
【注释】 海日扶桑动晓晴:太阳从海的东方升起,照耀着天空。 两班环佩肃鞭声:文武官员都穿着礼服,戴着冠帽,骑着马,手持马鞭,整齐地行进在道路上。 传来宝册宣新制:皇帝颁布诏书,宣布新的法令制度。 捧出银符遣上卿:皇帝派使者将银质的印信交给你(指俞司空)。 褰幰五云高处望:你登上五云山,俯瞰京城。 过家双节画中行:你像《木兰诗》中的“木兰从军”一样,身着战袍,身背箭筒,骑马过家,就像在画中行走。
次石翁纪梦 阆风真到五城来,紫阁黄扉次第开。 揭取旧观还大雅,搆将玄思入新裁。 泰平有象忧仍独,渊默无声梦亦回。 宽与蓬瀛阅人世,骇尘惊浪莫须猜。 注释解释: 阆风:阆风山,传说中的神仙居住地。 五城:指天上的五个天宫。 紫阁黄扉:紫色的宫殿和黄色的门扉。 揭取:提取、摘录。 旧观:过去的观点或看法。 大雅:指儒家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能。 玄思:深奥的思索。 泰平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赏五色菊 帝里应怀旧国霜,晚花重此就壶觞。 一行绛雪扶衰白,五色祥云捧赭黄。 慰眼愁容深入画,感时月令正当阳。 高年幸与耆英会,小醉东风亦未妨。 1. 赏五色菊:欣赏这五种颜色的菊花。 - “帝里”:指皇宫或帝王所在的地区。 - “应怀旧国霜”:应该怀念那个已经逝去的故国,这里的“国霜”指的是故国的凋零和消逝。 - “晚花重此就壶觞”
【注释】 又发引序悲:即在死者入殓前,亲友聚集哭临时作的挽歌。发引,是出殡时的仪式。叙悲,是唱挽歌。 短烛西风老泪横:蜡烛已燃尽,西风劲吹,泪水纵横。 帝城今日是归旌:京城今天要回故乡去,这是死者生前的愿望。 故云不辨前山色,残楮空收后世名:所以连故乡的山也认不出了,只留下一些纸钱来收取后人的名字。 仅亩荒墟曾里第:只剩下一亩荒废的田宅,那是死者生前住的。 一行孤寺足门生:那是一座孤独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