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望曾应过里门,一方民俗此还敦。
家承已惬闻诗嗣,道寄犹怜述圣孙。
往日书生弦诵在,当时新庙典刑存。
未缘接席抠趋下,东鲁遗风得尽论。
译文
我瞻望曾经走过的里门,一方民俗依然淳厚敦良。
我家世代传承诗歌,道义寄托仍然怜爱述圣孙。
昔日书生弦诵之音,当时新庙典刑之存。
没有机会参与宴会,只能谈论东鲁遗风。
注释
瞻望曾应过里门:回顾过去,我曾走过这个里门。
一方民俗此还敦:这里的风俗民情依然淳厚。
家承已惬闻诗嗣:家族中已有人继承并发扬了诗歌的传统。
道寄犹怜述圣孙:对于继承道义寄托,仍然怜爱述圣孙(可能是指某位有才能的人)。
往日书生弦诵在:过去读书人常常弹奏吟诵。
当时新庙典刑存:当时的新庙仍然存在着法令规章。
未缘接席抠趋下:因为没有机会与宾客一起坐下聆听、学习。
东鲁遗风得尽论:对东鲁地区的遗风进行讨论,尽情阐述。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怀念故乡和感慨时光流逝的诗歌。通过回忆过去的里门生活,表达了对家乡民俗和传统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家族传统和道义寄托的珍视。此外,诗歌通过对过往生活的描绘,展示了对过去岁月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未缘接席抠趋下”,则表达了诗人无法与同辈交流、共同探讨知识的愿望。整体上,这首作品充满了对故乡、传统和知识的热爱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