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洋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内容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把握诗句表达的情感,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和形式特点。 “昨夜元宵节,今晨鸿雁音”,首句开门见山点出时间:昨日元宵佳节,今日晨时听见雁声;“索居才入耳,为客即惊心”。“索居”是说羁旅在外,“为客”指他乡作客,两句写出了羁旅的孤独、寂寞和思乡之情。 “楚雪江湖远,燕云关塞深。”这二句写景
【注释】春月:春天的月。 高城:指京城长安。 酣歌:纵情歌唱。同:一起。 旅愁:游子的愁思。 鞞(píng)声:古代兵器的声音。 燕甸:古地区名,在今河北省境内。辞:别。 晋宫:晋朝皇宫。 飘蓬:随风飘泊的蓬草,比喻行踪不定的流落生涯。 【赏析】此诗是作者送别韩汝节时作的赠别诗。 首句写春夜宴饮的情景,渲染了欢快的气氛;“酣歌”二字,写出诗人和韩汝节纵情欢乐的心情,也暗寓着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二
诗句输出:昔慕柳侯迹,今逢顾守游。 译文输出:过去仰慕柳侯的事迹,如今却有幸遇见了顾守。 注释输出: - 昔慕柳侯迹(昔:过去;慕:仰慕;柳侯:指古代的柳州太守) - 今逢顾守游(今:现在;逢:遇见;顾守:指现任的官员或来访的人) 赏析输出: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实之间差异的感慨之情。首句“昔慕柳侯迹”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喜爱和向往
注释: 1. 僻路疑无日 - 偏僻的小路,好像看不到太阳。 2. 危梯渐入烟 - 危险陡峭的楼梯逐渐进入到烟雾之中。 3. 暗泉传石窦 - 暗淡的泉水从石头缝隙中流淌出来。 4. 高稻叠山田 - 高高的稻谷堆积在山田上。 5. 鹧语深丛里 - 鹧鸪的声音在深深的丛林中回荡。 6. 猿垂古洞边 - 猴子在古老的洞穴旁边下垂着身体。 7. 清秋未摇落 - 清新的秋天还没有凋零和衰落。 译文:
雨中期冯都宪高、太守宁佥宪游贤隐寺相期游野寺,不寐忆松房。 细雨苍山湿,高云碧殿凉。 沙行看逸鹭,石坐傍幽篁。 准拟侵晨往,冲泥定未妨。 注释:在雨季的中后期,我与冯都宪高、太守宁佥宪一起游览了贤隐寺。我们约定清晨就去,即使被泥水打湿也无妨。 译文:雨季的中后期,我与冯都宪高、太守宁佥宪一起游览了贤隐寺。我们约定清晨就去,即使被泥水打湿也无妨。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雨季中游览贤隐寺时所作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加上必要的注释,并以赏析结尾。以下是逐句释义: 黄刺史同登岳阳楼 此地昔曾过,危楼今始攀。 日衔天际树,云动水中山。 津驿趋三楚,江关控八蛮。 乱帆何处去,风浪未知还。 译文: 黄州刺史与我一同登岳阳楼, 曾经来过这里,今日才攀登这座高阁。 太阳挂在天空与树梢之间, 云彩在水面上飘荡如山峦涌动。 我们乘船前往三湘四水, 江关把守着控制着八方蛮夷。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 诗句释义与关键词注释: 1. “俗传衡岳往,频见雨云俱。” —— 这里的“衡山”是中国古代五岳之一,而“衡岳往”可能指的是从衡山(或其相关地区)带来的云。"雨云俱"意味着云层密布,常常预示着下雨。 2. “何事秋天霁,能令皓月孤。” —— “秋霁”指秋天的天空放晴,通常意味着晴朗无云。"皓月孤"则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独自照亮的景象。 3. “平看穷蜀粤
酬马百愚过访(其一) 白首谁知己,秋风此对君。 年光吾自老,世事忍相闻。 树近微留雨,檐虚暗入云。 莫辞今共醉,应念昔离群。 注释: 1. 白首谁知己:意指到了老年才找到知音。 2. 秋风此对君:表示秋天的凉爽正好和马百愚来访相遇。 3. 年光吾自老:意谓岁月流逝,我自己已经老了。 4. 世事忍相闻:意谓世事纷繁复杂,难以一一了解。 5. 树近微留雨:树木靠近时,雨水轻轻洒落。 6. 檐虚暗入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 “简孙兵宪用之约游贤隐寺”一句中,“简孙”是人名,“兵宪”是官职,“用之约游”是说简孙邀请我一同游览; “秋来”两句是说秋天来了,山中的寺庙显得格外幽静。“霜叶”是秋天的树叶,“静高林”是说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着,显得格外寂静、高大; “水落”两句是写水潭的水色,“澄潭”是清澈的水潭,“云垂古殿阴”是说云雾笼罩着古老的寺院的屋檐,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
【注释】 1. 秋尽:指深秋时节。登:登山,登上山坡。成:指庄稼成熟。 2. 田家乐事多:指秋天是农民最高兴的时节,农活都结束了。 3. 临泉涤酒器:在泉水旁清洗酒杯。 4. 向日理渔蓑:在太阳下整理鱼网。 5. 孤烟起:形容田野空旷,远处的炊烟升腾而起。 6. 沙长倦鸟过:形容沙漠广阔,鸟儿疲惫地飞过。 7. 客来闻犬吠:客人来访时听到狗叫。 8. 催科:催促赋税,指收税。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