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词释义和赏析: 1. 曾说门墙废蓼莪 - 释义:曾经听说,家门前的草已经枯黄(比喻人已去世)。 - 注释:蓼莪指的是古代一种祭祀用的植物,此处用以形容门庭冷落,无人问津。 2. 且看帷幄富干戈 - 释义:暂且看看(帷幄),里面却是兵戎相见(干戈),充满了战争的紧张氛围。 - 注释:帷幄指帐幕,比喻内部事务或阴谋诡计;干戈指兵器,这里指战争和战斗
注释: 人日:旧时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相传女娲创世,一日七日创造人类,故正月七为人的生日。 去年人日颍水滨:指上一年的人日,在颍水边度过。 今年人日长安上:指本年初一到长安城过“人日”。 白雪青尊忆故人:雪白的酒杯,青翠的酒樽,都用来怀念故人。 长烟平树空遥望:长长的烟雾笼罩着平静的树木,让人遥不可及。 苑外宁无杨柳新:园外的杨柳是否已经吐出嫩芽? 水边不见梅花放:水边的梅花是否已经开放?
诗句释义: 1. “红德城元夕”:描述了一个节日的景象,可能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定节日。红德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象征性的名称。 2. “清平驿里过元宵”:在清平驿这个地方,元宵节的气氛很浓厚,人们欢聚一堂,庆祝这个节日。 3. “尊酒盘蔬未寂寥”:形容节日期间人们饮酒作乐,吃着丰盛的菜肴,虽然节日热闹但并不感到寂寞。 4. “灯火忽疑烽火至”:突然之间,灯光闪烁如同烽火
注释: 奉和白楼太宰斋居 画省清斋此日同,闻歌白雪枉诗筒。 瑶坛玉殿虚无里,翠盖金舆想像中。 阶下莓苔侵暮雨,苑边杨柳入春风。 低栖鹳鹤休飞去,对尔忘机学海翁。 译文: 在画省的清凉斋舍,今日我们一同相聚,听闻歌声后,我写下了一首诗。 瑶台玉殿虽然虚无缥缈,但想象中却如同在眼前。 庭院中长满了青苔,被晚风吹动着;苑囿边的柳树已经发芽,春风拂过。 低矮的鹳和鹤不要飞走,它们在这里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
诗句逐句释义: 1. 太常清重异他乡 - 太常,即王太常,官职名。清重,指清高且庄重。异他乡,表示与众不同,特立独行于外地。 注释: 这里的王太常在外地显得格外的清高和庄重,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人。 2. 才子风流擅两京 - 才子,指有才华的人。风流,形容人举止优雅、才华横溢。擅两京,指的是擅长于两个大城市(这里可能指的是京城长安和洛阳),因为这两个地方在当时是文化和经济的中心。 注释:
《冬日宴郑汝顺别业》是明代诗人孟洋创作的一首诗。诗的内容如下: 郑生负郭有田庐,花榭茅亭背水居。日照霜林松独耿,雪消冰岸柳将舒。 - 日照霜林松独耿:“日照霜林”描绘了一幅寒冷季节中的景色,霜林中的树木被阳光照射,显得格外清晰和冷峻。“松独耿”意味着在这寒冷的环境下,只有松树依然坚韧地挺立,不屈不挠,象征着坚持和毅力。 - 雪消冰岸柳将舒:“雪消冰岸”描绘了冬季过后,河水解冻、冰雪融化的景象
诗句注释 1. 并向明时作放臣:向,指向;明时,指明朝;作放臣,意为身为外臣。全句意为作者在明朝时期作为被放逐的人。 2. 殊方本拟日相亲:殊方,指远方或异国;本,本来;拟,计划;日,太阳;相亲,指亲近、友好相处。全句意为原本打算与对方在太阳下友好相处。 3. 兰舟空喜浮湘侣:兰舟,指装饰有兰花的船;空喜,表示虽然高兴但心中却有些空虚;浮湘侣,指漂浮在湘江上的同伴
酬柴光禄春日喜晴见贻云远天空候雁翔,林开晴日散群芳。 柳条近水烟逾碧,梅蕊无风暖自香。 江上青山怜岁月,镜中华发愧行藏。 忽传一曲阳春调,睡起高歌引兴长。 注释: 1. 酬柴光禄春日喜晴见贻:感谢柴光禄在春天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送来的礼物。 2. 云远天空候雁翔:形容天空中的云彩飘得很远,大雁在空中飞翔的情景。 3. 林开晴日散群芳:描述森林中在晴朗的天气下,各种花卉盛开的景象。 4.
腊月朔雨有怀边司徒华泉白首相知海内稀,司徒高韵苦相违。 寒乌独树云阴合,暝竹空檐雨色微。 终日簿书知有政,十年朋侣赋无衣。 北风倘会山阴雪,乘兴何妨夜叩扉。 【注释】 1. 腊月朔雨:腊月的第一天下雨。腊月,农历十月。朔,农历月初。 2. 司徒:官名。 3. 海内稀:意即天下人稀少。 4. 司徒高韵:指诗中“司徒”所表达的高尚情操。 5. 苦相违:形容诗人与友人相聚甚少,难以相见。 6. 寒乌
这首诗是作者在新年之际收到友人周刑的和诗后,回赠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除夜俄逢系彩舟,新年重喜接风流。 除夜(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作者突然遇到被彩旗装饰的船,这表示新的一年又到了。新年(农历新年)作者非常高兴,因为他收到了朋友周刑的诗歌并得到了回应。"俄逢"意为突然遇到或遇见。"系彩舟"可能指的是船上有彩旗飘扬,象征着喜庆和好运。"风流"在这里可能意味着文采飞扬或才华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