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向明时作放臣,殊方本拟日相亲。
兰舟空喜浮湘侣,桂岭悲看对月人。
太守书来和驻节,崆峒书至益沾巾。
湘南顾况今虚语,岐路南中事更真。
诗句注释
- 并向明时作放臣:向,指向;明时,指明朝;作放臣,意为身为外臣。全句意为作者在明朝时期作为被放逐的人。
- 殊方本拟日相亲:殊方,指远方或异国;本,本来;拟,计划;日,太阳;相亲,指亲近、友好相处。全句意为原本打算与对方在太阳下友好相处。
- 兰舟空喜浮湘侣:兰舟,指装饰有兰花的船;空喜,表示虽然高兴但心中却有些空虚;浮湘侣,指漂浮在湘江上的同伴;此句表达了虽然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浮湘),但因身处异域而感到孤独。
- 桂岭悲看对月人:桂岭,指桂花山;悲看,表示悲伤地观看;对月人,指对着月亮的人。全句表达了在桂岭上悲伤地看着月亮中的人影,可能是指思念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情境。
- 太守书来和驻节:太守,这里指的是州郡长官;书,书信;来,到来之意;和,同意;驻节,即驻扎、居住。全句意味着州郡长官的来信让作者得以继续在此地安居。
- 崆峒书至益沾巾:崆峒,地名或泛指高峻之山;书,书信;至,到达;益,更加;沾巾,意为泪水滴落下来沾湿了手帕。全句表达了收到从崆峒寄来的书信后,作者更加激动得流泪。
- 湘南顾况今虚语:湘南,指湖南省南部地区;顾况,唐代诗人;今,现在的意思;虚语,虚假的话或不实之词。全句表达了作者认为现在所谓的“虚语”实际上并不是真的。
- 岐路南中事更真:岐路,道路;南中,指南方或南方地区;事,事情;更,更加真实。全句表达了在旅途中经历了更多的事情后,发现南中之事比想象中的要真实得多。
赏析
《答顾全州华玉寄书》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孟洋在外漂泊时的心情和所遇之人。诗中描绘了诗人与远方之人虽相隔万里,但仍保持友好关系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通过使用如“兰舟”、“桂岭”等意象,诗人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此外,诗中也透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