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洋
千佛山 白日萧萧秋树斜,碧云渺渺入僧家。 隔年松坞疑乡寺,一月风尘见野花。 钟鼓催寒生晚暮,翠微含月益光华。 开尊不尽川原色,发兴还如江汉涯。 注释: 白日:指太阳。萧萧: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碧云:形容秋天的白云。渺渺: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疑:怀疑。乡寺:家乡的寺院。这里指故乡。 钟鼓:寺庙里的报时乐器,此处借代寺庙。催寒:催促寒冷。生:产生。 川原:指广阔的原野。发兴:兴起的意思。江汉
兴隆寺斋居 斋日斋居僧舍深,昼帘花竹细阴阴。 诸天树色浮佳气,下界莺啼入梵音。 京国风烟虚在眼,边城戎马实惊心。 他乡自喜逢春色,不道愁多更苦吟。 【注释】 ①兴隆寺:位于长安西面,是唐代著名的佛寺之一。此诗是作者晚年在长安兴隆寺的住所所作。 ②斋日:佛教徒的斋戒日。斋居:即斋室,指和尚居住的房间。 ③诸天:指天上的众神。树色:树木的色彩。 ④下界:人间或世俗世界。莺啼:黄莺的啼鸣声。 ⑤京国
冬至述怀 冬至阳春节气新,孤舟万里泪盈巾。 千官鸣佩嵩呼日,九殿垂绅近侍臣。 岭外闻猿为逐客,山中驱马避徭人。 海天徒抱区区在,稽首焚香望北辰。 注释: 1. 阳春节气新:冬至是一年之中的开始,标志着冬天的到来,万物进入休眠状态,春天即将到来。在这个时节,自然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万物复苏,草木萌发,大地回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2. 孤舟万里泪盈巾:作者身处异乡,远离家乡亲人,独自漂泊在外
春雁 即怜鸿雁不相违,每到青春见尔归。 独夜高鸣乘吹远,九霄联影入云微。 上林羽猎终多事,北海风烟自可依。 矰缴虞罗满天下,此身那得共翻飞。 注释:即:就、便;怜:怜悯;相:相互;尔:你;归:回;独夜:指孤寂的夜晚;乘:随着;吹:指清风;九霄:指高空的天空;联:连接;上林:汉代皇家园林,在长安城东南;羽猎:射鸟打猎;终:终究;北海:指北海郡,汉武帝时设置;风烟:指风景与烟雾;虞:同“娱”,娱乐
南可堂 堂成南郭倚脩林,帘卷高窗见远岑。 扫石秋篱看菊遍,杖藜春径入花深。 天晴猿鹿山中下,日落渔樵江上吟。 野兴百年无不可,桃源路杳莫相寻。 注释: 1. 南可堂:指位于南面的小亭子或楼阁。 2. 堂成:指小亭子或楼阁建造完成。南郭倚修林:南边的树林依傍着小亭子或楼阁。3. 高窗:高高的窗户。见远岑:看到远处的山峰。4. 扫石秋篱:秋天扫去石头,用篱笆围起的篱笆(篱)旁。看菊遍:看遍各种菊花
【注释】 1. 隐几高斋:指隐居的书斋。 2. 叩门何处素书临:指书信传来,但不知是谁写的。 3. 美人近隔清湘水:指所思念的人远在湘江之畔。 4. 使者空传白雪吟:指所传递的书信里没有诗作,只有白雪般的情意。 5. 边峤梅花愁听角:指边塞上听到的是凄凉的号角声。 6. 郡庭榕叶忆鸣琴:指想起故乡的榕树、琴声和友人。 7. 春风好慰同游兴:指春天的风可以安慰那些有共同兴趣的人。 8.
【注释】 腊日:指农历十二月。 孤城:指边远之地的城池。 炎方:南方炎热的地方。见:显现,出现。 独秀:特出,突出。 桄榔树:一种热带水果。 金阙:皇宫的门户。 椒酒:花椒泡酒。 学宫:古代学校。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桂林的所见所闻所感。首联写冬日北风凛冽,而桂林城却寒而不冰;颔联说城中独秀峰高峻,万里无云,只有一只小鸟在树间鸣叫;颈联写自己身处异地,远离故土;尾联写自己终日闭关在学宫之中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寄赠周克之的。周克之谪居南海,诗中以“潇湘”代指湖南。 首联:君从岭海驾轻舟,余亦潇湘溯碧流。 意思是:你从岭海乘一叶小舟出发,我也从潇湘溯着碧流而上。 岭海即五岭山,在今广东、广西两省境内;潇湘,指湖南省。 颈联:怅望云天俱堕泪,相思月夜一登楼。 意思是:望着那片云和天空,我们都禁不住潸然泪下;月夜登高,相思之情更浓。 鱼龙巨浪春应适,瘴疠深山雨更愁。 意思是:春天里
门对西城霜月临,雪留风苑北堂阴。 愁看碧草生春色,徒傍寒梅损客心。 击筑未忘燕市酒,属歌犹接郢人吟。 非贪深坐催鸡报,苦忆相思候雁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秋夜画面,表达了诗人在秋天夜晚的孤独和思念之情。首联“门对西城霜月临,雪留风苑北堂阴”展现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诗人站在门前,望着西城的月亮和飘落的雪花,感受到北堂的寒冷,这为全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基调。
首先我们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析: 1. 仙真观:这是诗的题目,表明了诗歌的主要内容或主题。仙真观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道观,是修炼者寻求长生不老之地。 2. 村虚斜日映霏微:描述了夕阳斜照在村落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幽美的感觉。"村虚"可能是指村中人少,空旷之意。 3. 蓬苑丹霞闪洞扉:这里的"蓬苑"可能是对仙人居住地的一种比喻,"丹霞"则形容天空或云彩呈现红色,如同丹青一般。"洞扉"指山洞的门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