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日斋居僧舍深,昼帘花竹细阴阴。
诸天树色浮佳气,下界莺啼入梵音。
京国风烟虚在眼,边城戎马实惊心。
他乡自喜逢春色,不道愁多更苦吟。

兴隆寺斋居

斋日斋居僧舍深,昼帘花竹细阴阴。

诸天树色浮佳气,下界莺啼入梵音。

京国风烟虚在眼,边城戎马实惊心。

他乡自喜逢春色,不道愁多更苦吟。

【注释】

①兴隆寺:位于长安西面,是唐代著名的佛寺之一。此诗是作者晚年在长安兴隆寺的住所所作。

②斋日:佛教徒的斋戒日。斋居:即斋室,指和尚居住的房间。

③诸天:指天上的众神。树色:树木的色彩。

④下界:人间或世俗世界。莺啼:黄莺的啼鸣声。

⑤京国:京城长安。风烟:指京城的景物。

⑥戎马:战争。

⑦他乡:指远离家乡的地方。春色:春天的景色。

译文:

斋日斋居,僧侣住在寺院深处,白天里窗帘上飘荡着花香,竹子的细荫遮阴着我。天空中众神的树色浮动着美丽的气息,下面人间的黄莺啼叫进入了寺院的梵唱之中。京城里的风景在眼前模糊了,边境上的战马确实让人感到害怕。在异乡自喜于欣赏到春天的景色,却不料忧愁更加地深重,我更加地刻苦地吟咏。

赏析:《兴隆寺斋居》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作者斋日斋居时所见所感。首联写斋居的环境,“僧舍”和“花竹”都是僧人生活的环境,“诸天树色”“下界莺啼”则分别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描绘了斋居中的自然景观。颔联写斋居中的人文氛围,“诸天树色”“下界莺啼”都带有宗教色彩,而“梵音”则是佛教文化的产物,因此“诸天树色”与“下界莺啼”相映衬,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又表现出他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颈联描写了斋居中的战争景象。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