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绶
【注释】 游虎丘:游览虎丘。虎丘:在苏州市西北郊,为著名的风景胜地。 侵晓梳头废晏眠:清晨起来梳洗,连晚睡也忘了。侵晓,天刚破晓时,即寅时。废,忘记。晏眠,晚睡。 老去已闲题柱手:年纪大了,已不忙着写字了。题柱手,指题名石上。柱手,刻字的手。 平生多结看山缘:平生,一辈子,这里指一生。多,非常。结,结交。看山,观赏山水。缘,机缘,缘分。 苔茵坐藉生公石:苔藓铺满的石头,坐着歇息。藉(jié),垫
诗句释义及赏析 闻教谕见访 - 关键词: 教谕,见访 - 解释: “教谕”是指古代地方官的称呼,此处指来访的人是地方官员;“见访”表示被召见。 故人风谊重丘山 - 关键词: 故人,风谊 - 解释: “故人”指的是老朋友;“风谊”是指彼此间的深厚情谊。 - 赏析: 这句表达的是与老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之间的敬重之情。 车骑遥临巷陌间 - 关键词: 车骑,巷陌 - 解释:
写怀 终日摊书懒下楼,春来怀抱冷于秋。 未能栗里归元亮,争说新丰寓马周。 两屐青山应自远,半帘残月为谁留。 东风莫遣杨花落,飘荡年年可暂休。 注释: 1、写怀:抒发情怀,表达感慨。 2、终日摊书懒下楼:整天摆弄书籍,懒得下楼去。 3、春来怀抱冷于秋:春天的怀抱比秋天还要冷,形容心情郁闷。 4、未能栗里归元亮:没能像陶渊明那样回到田园中去。 5、争说新丰寓马周:争相谈论着新丰侯马周的事情。 6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解携三度见秋残” - 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再次重逢,秋天已至深秋时分。 2. “开过黄花独倚阑” - 黄花指的是菊花,诗人独自一人靠在栏杆边欣赏盛开的菊花,可能寓意着对友人的思念。 3. “寄赠虽无青玉案” - 青玉案是古代官员用餐时的案板,这里比喻朋友间的赠送礼物。没有贵重的青玉案,可能意味着友情之珍贵。 4. “相期惟有紫宸班” - 紫宸是皇宫的名称
和靖观梅,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人人都认识林逋,却不知道他的一生都在隐居。 老去后喜欢没有封禅碑文,兴来时却愁苦于爱山吟咏。 梅花的影子依然在香影中,蔓草祠堂已经不可寻找。 今日匆匆书写不能尽,六桥斜日满疏林。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人人尽识林和靖:人人都认识林和靖,说明他的名字和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 不识平生隐者心:却不知道他的一生都在隐居
【注释】 武林:指杭州西湖。归兴:归乡的兴致。陶潜: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以诗著称。范叔: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此指范仲淹。 【赏析】 《题都城南庄》是一首七律,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当时王巩在长安任监察御史,因受宦官中官崔潭峻诬陷而贬为岳州司马,这首诗就是他在岳州司马任上所作。 “青山日日开图画,住久山中亦厌看。”首句开门见山,写诗人来到岳州之后所见所感
【解析】 “雨庵”是作者的号,“招提”是梵语“僧伽”的音译,意指佛教寺院。这首诗是作者在与朋友夜话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和世事的认识及感慨。全诗以菩提寺为背景,写诗人与友人夜谈的情景,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语言清新明快,风格自然质朴,意境深远含蓄,耐人寻味。 【答案】 ①首联:菩提寺的古朴庄严令人感到古雅宁静。 ②颔联:两位老友闲步在竺(zhu 古国名)国寺中,欣赏着美景。 ③颈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题白莲寺》。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哲理。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白莲寺 “白莲”指的是白色的莲花,象征着纯洁和高雅。“寺”则是指佛教寺庙。整体来看,“白莲寺”给人一种宁静、清雅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片净土之中。 - 琅玕满院未全贫 “琅玕”是一种珍贵的玉石,这里指代了白莲寺中的珍宝。“满院”则表示这些珍宝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陶耕学红白荷花扇面 欲语还停隔扇罗,主家池馆晚凉多。 红颜自得南薰意,皓齿偏能子夜歌。 忽忆彩云湖上见,恍疑琼佩月中过。 淡妆浓抹多相似,回首耶溪渺渌波。 注释: 陶耕学习画红白荷花的扇面。想要说些什么却停顿下来,隔着屏风看荷花。主人家的池塘馆舍在傍晚很凉爽。 红颜自得南薰意,皓齿偏能子夜歌。 突然想起在彩云湖上见过她,恍惚间觉得她在月光下走过。 淡妆浓抹多相似,回首耶溪渺渌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登灵岩山作》。全诗如下: 飞神曾谒紫宸朝,下上瑶天几泬寥。 火宅已空谁堕甑,玉钩初解自成桥。 千峰月色还相照,万古诗名耿不消。 欲共山头黄鹤语,飙轮何日可予招。 注释: 1. 飞神曾谒紫宸朝:飞神,指仙人或神仙,紫宸,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谒,拜见。 2. 下上瑶天几泬寥:下上,上下,形容空间广阔。瑶天,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也泛指美好的环境。泬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