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携三度见秋残,开过黄花独倚阑。
寄赠虽无青玉案,相期惟有紫宸班。
书从回雁来千里,望绕荆门隔万山。
宣室求贤正如渴,伫看明诏为催还。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解携三度见秋残” - 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再次重逢,秋天已至深秋时分。
  2. “开过黄花独倚阑” - 黄花指的是菊花,诗人独自一人靠在栏杆边欣赏盛开的菊花,可能寓意着对友人的思念。
  3. “寄赠虽无青玉案” - 青玉案是古代官员用餐时的案板,这里比喻朋友间的赠送礼物。没有贵重的青玉案,可能意味着友情之珍贵。
  4. “相期惟有紫宸班” - 紫宸是皇宫的名称,紫宸班指的是皇帝的侍从。这里诗人表达希望与友人在朝廷中相见,但具体位置未明。
  5. “书从回雁来千里” - 回雁是指大雁南飞后返回,这里用“回雁”比喻使者传递书信。通过大雁传递信息千里之外,显示了消息传递的距离。
  6. “望绕荆门隔万山” - 荆门可能指的是地名或关口,隔着万山表明路途遥远。
  7. “宣室求贤正如渴” - 宣室是古代帝王的寝宫,这里比喻寻求贤才的心情迫切。
  8. “伫看明诏为催还” - “明诏”可能指皇上的诏书,诗人期望收到皇帝的召唤,早日归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后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首二句描绘了两人分别后的景况,黄花映衬下的人独立倚栏,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第三句中的“寄赠”和“青玉案”透露出彼此间虽无物质上的丰富交换,却有情感上的深厚寄托。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在朝廷高位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自己对于仕途的渴望以及对于皇命的尊崇。

诗人通过对大雁传递书信、眺望远方等意象,传达了自己对友人深切思念的同时,也展现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期待。整体上,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个人的情感抒发,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展望和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