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登灵岩山作》。全诗如下: 飞神曾谒紫宸朝,下上瑶天几泬寥。 火宅已空谁堕甑,玉钩初解自成桥。 千峰月色还相照,万古诗名耿不消。 欲共山头黄鹤语,飙轮何日可予招。 注释: 1. 飞神曾谒紫宸朝:飞神,指仙人或神仙,紫宸,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谒,拜见。 2. 下上瑶天几泬寥:下上,上下,形容空间广阔。瑶天,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也泛指美好的环境。泬寥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龙井风景的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龙井泉头与客过,计程远度日嵯峨。 释义:在龙井泉边与客人一起度过时间,计算着行程的遥远程度。 注释:这里的“龙井”是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村附近的龙井茶园。泉水从茶园中流出,水质清冽甘甜,因此得名。“客过”指的是诗人和朋友在茶园中游览的情景。“计程远度日嵯峨”形容旅途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用来形容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感受。 2.
贺美之见访 贺家湖上看稽山,影落芙蓉清镜间。 天宝诸公同祸乱,四明狂客自高闲。 翠华南幸几亡国,紫气西来欲满关。 今我逢君重吊古,酒船明月且忘还。 注释: 1. 贺家湖:地名,位于浙江省绍兴市。 2. 稽山:指会稽山,在浙江省绍兴市。 3. 天宝诸公:指唐玄宗时期的官员们。 4. 四明狂客:指唐代诗人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 5. 翠华:指皇帝出行时所乘的车辆。 6. 紫气西来
【注释】 拜张伯雨墓二首 其二 1.仙去端依绛节朝,仙坛环佩竟寥寥(《太平广记》卷四七一引《神仙传》):“张果之妻王母也。年七十馀,容色甚少。有子三人。次曰果。果卒后,果女年十六,乃代夫为仙,号‘果童’。”绛节:红色旌旗。朝:指上朝。2.字收渤海千军阵,诗逼成都万里桥(“收字”指收兵遣散。“诗逼成都”即写诗讽喻成都太守。3.黄篾楼空焦炬入,清风堂废白云销(《太平广记》卷四七一引《神仙传》
【解析】 此诗首联写朱良贞之母节义,颔联写自己与朱良贞相守之坚贞,颈联写朱良贞去世后自己的哀痛之情,尾联写朱良贞的名声永存,画上常见柏舟图。 【答案】 ①安亭:指江苏无锡,古称安宜,是吴县、长泾、阳羡三郡的交界处。②节义:即节操和道义,也泛指节操和道义。③二雏:指儿子朱良弼和朱良辅。④环燕纷纷争入画:意思是说人们纷纷将朱良贞绘成图画。⑤柏舟图:《诗经·卫风·河广》中说:“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林升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自钱塘门抵浙江驿望西湖诸峰 【注释】:从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的钱塘门开始,经过浙江驿,望向远处的西湖及其周围的群山。 【译文】:从杭州的钱塘门出发,经过驿站,望向远方的西湖和周围的群山。 2. 不见湖山已七年,湖光山色两依然 【注释】:已经七年没有见到西湖了,但湖水和山色依旧美丽如初。 【译文】:我已经七年没见西湖了
【解析】 这是一道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表达的题目。此题解答时首先从体裁、题材以及作者等角度进行分析判断,在准确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者写景抒情手法和所表达的情感,最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联系诗句中的意象进行赏析即可。 “画里还看画,都成物外春”,意思是:画中还有画,都成了物外春天。这两句是说,画家画了一幅山水图,但画面中又出现了山峦、树木和飞瀑,使整个图画充满了生气,仿佛真的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这是一道理解型默写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易错字词的写法如“醇”“谆谆”“伊”“初志”等。 武侯出师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为鉴,抒发了自己“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情怀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王业偏安日,文章尔独醇。 谆谆似伊训,初志亦耕莘。 注释: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蜀汉虽然偏安一隅
【注释】 折花仕女:指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中的句子“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爱濯蔷薇露:指喜欢用蔷薇露洗涤,蔷薇露是蔷薇科植物蔷薇的新鲜汁液,有美容功效。 凌晨试折来:指在清晨,把蔷薇花摘下来。 低鬟:指低头,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型,即发髻下垂至腰际。 犹未插:还没有插上去。 含笑傍妆台:指在妆台上,带着微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一个早晨
【注释】 陈希夷:即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的号。五季:指唐高宗、李世明帝、武则天、中宗、睿宗等五朝皇帝。 【赏析】 诗的首句“岳莲清入梦,倦眼为谁开”是说,在山中的一池莲花,清冷如镜地进入梦中,我的眼睛因为疲倦而睁开。这两句写梦中所见所感,写出了梦境之美好。 后四句:“五季纷纷尽,真成一觉来。”是说,当梦中的五季(指唐高宗、李世明帝、武则天、中宗、睿宗等五位皇帝)一个个消失时,我也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