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彦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要求考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并赏析。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注意抓住诗句中的重点字词,如“淮海新承吐握馀”的“余”,意为“剩余”;“驴儿背上频惊诧”中“惊诧”意为“吃惊”。 译文:淮海地区刚刚承接了朝廷的重任,我非常同情你因声名显赫而受到的委屈。你骑着驴子,频频被路上的人惊动。今天
【注释】 一骑南来火未斜:指元军南侵时,作者正在南方。一骑:一匹马。火:指夕阳。 冬深何意尚京华:冬天已深,但京城的繁华景象仍未消退,这令作者感到意外。 书生自笑心肠窄:作者自嘲自己心胸狭隘。 才献刍言便忆家:才刚进献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就立即想起家乡。 【赏析】 《忆家》是一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时期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注释】 碧水:清澈的江流。遥林:高高的树林。兴未孤:兴致没有减退。月明曾记旧游无:在明月下曾经回忆起过往的游历(即“故人”)。马蹄:马足。凭:倚靠。芳草:泛指青草。鹧鸪:一种山禽,常于春天出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日西行时所作,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首句写景,以碧水和高林起兴,表达自己虽然身居异乡,但心中仍有故园之思,兴味犹存。次句用典,“月明曾记旧游无”,暗指自己曾在月光下怀念故园
【注释】 芳草:泛指草地。 谷鸟鸣:山谷间的鸟儿在歌唱。 晚云:晚上的云彩。 如意:佛家语,意指满足。 层城:层层叠叠的城楼,这里指代京城。 东台夜雨声:指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夜泊牛渚怀古》中“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中的“牛渚夜雨”意境。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景:草原上的鸟儿正在欢快地歌唱,傍晚的云彩像一尊尊护城的大佛,为京城的人民守护着安宁。颔联写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对于诗中的重点词语、诗句要能多角度地把握;其次要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理解诗歌的大意以及诗人的情感;最后要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有病句出现。 此诗首联“阳回玉律起春风,游子经年笑转蓬。一曲凤箫听未厌,想君犹在彩楼中。”意思是:阳光照耀着大地恢复了生机,春天来了,春风拂面
【解析】 本首诗前两句写名园春日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喜爱的地方。 【答案】 译文:春天的园林里,一切都在动起来,我不禁要去寻找它。我骑着马,在细雨中缓缓前行,萧萧作响。最喜爱的是草亭西畔的路,玉兰花盛开,花影婆娑,花落满石潭深处。 赏析: 《春日西征杂咏》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作品之一。全诗共四句。 第一句“春日”,是时间;第二句“名园”,是地点;第三句“一骑萧萧”,是动作;第四句“最爱”,是感受。
《晓起》是明代诗人陈邦彦创作的一首诗: 销愁应仗酒为兵,客梦朝朝带宿酲。 彭蠡蚤寒风色紧,宾鸿吹送两三声。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画面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以下是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译文、赏析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的内容: “销愁应仗酒为兵,客梦朝朝带宿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了消除忧愁,我依赖喝酒作为武器,每天早晨都带着昨晚的醉意醒来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年),是杜甫对朋友的赠诗,也是诗人对自己坎坷一生的一种总结和感慨。首句写诗人与友相遇时的情景。“倾盖”即把车盖相碰,指彼此见面。这两句写二人在京城相遇,谈得投机。接着两句写诗人与友人离别后,依然怀念那片树林。“长林”,指深林。“孤踪”,指独行其道。“恋”,留恋。诗人与友人初识时,两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因此结伴同行,同游京城名胜,畅谈天下大势。然而,世事多变
注释: 1. 闻笛有叹:听到笛声而有所感慨。 2. 游赏经年事不同,客心犹自怨春风:经过一年的游览赏玩,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的心仍然在怨恨那春风。 3. 月明此夜闻丝竹,何处东山无谢公:在月光明亮的这一天夜晚,我听到了音乐和管弦乐的声音,不知道在哪一个东山没有像谢安这样的名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听到别人的笛声而有所感触,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注释】 1. 春日:春天。 2. 西征:向西进发。 3. 东邻:指诗人的邻居,这里借以自喻。东邻酒一卮,即东邻之酒一卮,意谓东邻之酒,尽于一卮,故有“一卮”之说。 4. 孤村:偏僻荒凉的村落。魂梦醉偏疑:梦中魂飞魄散,怀疑是否真的醉了。 5. 蛩吟(qióng yín):蟋蟀鸣叫。 6. 历乱:形容声音杂乱。 7. 疏雨:小雨。 8. 危楼:高楼。 9. 夜半:深夜。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