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解析】 此诗为寿徐信甫母夫人七秩而作。全篇对仗工整,意境优美,情真意切。 “八声甘州·其一”是词牌名。上片开头三句写景:在芙蓉峰的清晨,刚刚消解了雪的寒意,云朵、烟雾、雾气缭绕弥漫。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接着四句写寿母:那是谁啊?是天上的紫鸾笙里吹奏着笙歌的人,是玉液琼枝制成的酒中仙品。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寿母的赞美之情。下片开头两句写寿母的来历与身份:她原是云翘仙子,掌管瑶池
【注释】 听:闻,听。琤琤(chēng)漏:即铜漏,古代计时器,滴声清脆。银林:指庭院中花木丛中积水如白银的树林。梅英:指梅花。半寒收:一半已落,一半未落。蟾辉(yuán huī):月光。云容:指云彩。缕色:指云彩的丝缕状。切近妆楼:非常接近装饰华丽的楼房。东风伫立:在春风中站立。悄悄独凝眸:静静地独自凝思远望。横斜影:形容月色映照水中的影子。萦绕:缠绕环绕。江流:指长江。堕髻
诗句解析 1. “恨中秋、多雨及晴景,追赏且探先”: 此句表达了对雨后天气晴朗的遗憾与对中秋佳节美景的期待。 2. “纵玉钩初上,冰轮未正”: “玉钩”可能指的是月牙或月亮形状,而“冰轮”通常指新月或是初升的满月。这两句描述了中秋之夜,月亮刚刚升起尚未完全圆时的情景。 3. “无奈婵娟”: 用“婵娟”来指代月亮,表示作者对中秋之夜月光的美好和遗憾。 4. “饮客不来自酌,对影亦清妍”:
八声甘州 · 丙寅中秋对月 扫长空、万里静无云,飞镜上天东。欲骑鲸与问,一株丹桂,几度秋风。取水珠宫贝阙,聊为洗尘容。莫放素娥去,清影方中。 玄魄犹馀半璧,便笙篁万籁,尊俎千峰。况十分端正,更鼓舞衰翁。恨人生、时乎不再,未转头、欢事已沈空。多酌我,风华好处,浩意无穷。 注释: - 扫长空、万里静无云:形容月亮高挂天空,万里无云的宁静景象。 - 飞镜上天东:将月亮比喻为天上的镜子,飞向东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把握诗人的情感,注意关键词句的提示作用。 “正西山、雨过弄晴景”意思是:正当西山下雨过后,阳光照耀下,风景格外美好。 “问谁将千斛,霏瑛落屑,吹上花枝”意思是:是谁将千斛白絮,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落在树枝上呢? “风外青鞋未熟,鼻观已先知”意思是:在风中,我还没有穿上青鞋
【注释】 (1)八声甘州:本为唐教坊曲名,后来用作词牌。又名“甘州遍”。有长调、小令两体;此词以长调体入韵。其体裁属于双调九十九字,前后段各有四仄韵、三平韵,一韵到底。 (2)其三:词牌名。 (3)浮家泛宅:指随处可以居住,没有固定的居处。 (4)自玄真:指陶潜。玄真,陶潜的号。 (5)云峰倒影:指云中山峰在水面的映像。 (6)空翠成堆:形容山色空灵,青翠欲滴。 (7)溪山无主
【注释】①甲辰:宋孝宗淳熙十四年。②堂知止亭:位于临安府,是刘克庄任浙东安抚使时所建。③刘无言:刘克庄的字。④山西:指浙江绍兴一带,作者曾于淳熙八年(1189年)任浙东宣抚使兼知绍兴府事。⑤十亩荒园:作者在家乡时,有一座小园林,因年久失修,荒废了一部分。⑥邻翁约:刘克庄与邻居王翁有过相约饮酒的往事。⑦沧波:沧海。⑧卷晴霓:形容云海翻腾。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词。上阕写景叙事,下阕抒怀寄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八声甘州·其一·寿阳楼八公山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1.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 【注释】故都:指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迷岸草:指草木丛生。长淮:指淮河,是宋金对峙的界线。孤城:指寿阳城,当时为南宋都城的临时所在地。乌衣年少:指当年在金陵城中居住的贵族子弟,以乌衣巷而得名,后因官位显贵而居之,称为“乌衣诸王”
【注释】: 八声甘州 · 其二: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双下泪”、“甘州令”。以首句入韵为正体,双调九十六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此词上下片各三平韵、两仄韵,前后段各五仄韵,与双声、叠韵例合。此词上阕写立春后,作者在湖边赏梅。下阕写作者重栽梅花,并希望梅花早到高台。 又新正过了,问东风、消息几时来。笑春工多思,留连底事,犹未轻回。应为瑶刀裁剪,容易惜花开。试向湖边望
【注释】 张漕进彦:张进彦,字子长,宋太宗时为枢密副使。 垂髫戴白:指年幼的人和已老的人。 逶迟周道:缓慢地奔驰在周代的大道上。逶迟,慢步;周道,指周代的大道,即《周易》中的“周游”之“周”。 诹谋询度:咨询、谋划。 岁晚雪霜深:意谓岁月已到晚年,大雪纷飞。 西湖好,光风迟日,同快吴吟:意思是说西湖景色宜人,气候温和,与自己一起吟咏诗词。光风,指晴好的天气;迟日,指温暖而晴朗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