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继
夜宿净土寺 月上山牖白,风来石床冷。 山深气如秋,清景心独领。 平生尘外意,幸遇人事屏。 谁令坠迷途,趋喧乃违静。 猿鸣幽谷口,鹤唳古松顶。 胜境难复留,晨征度云岭。 译文: 在月光的照耀下,山上的窗户显得一片洁白;微风吹过石床,带来一丝丝凉意。山里的空气中弥漫着秋天的气息,让人的心灵得到了深深的净化。我一直以来都向往那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庆幸在这个宁静的时刻,远离了喧嚣和纷扰
【注释】: 1. 纨扇——用绢或绫等织品做成的扇子。 2. 冰练:指白色的绸缎。 3. 太虚:这里指天空,也代指人的精神境界。 4. 团光:指月亮发出的光。 5. 寒素:形容月色清冷而朴素。 6. 明洁:明亮洁白。 7. 炎尘污:指世俗的纷扰和污染。 8. 顾盻(guì piē)风自生:目光一转,便有风生的感觉。 9. 时哉岂徒遇:时光不待人,岂能只是偶然相遇呢? 10. 为欢殊未极
暂登山上冈,复憩林下扉。 入林坐苔石,黄叶飘人衣。 穷秋野色改,遥阴际寒晖。 悠悠岭烟孤,飂飂谷风悲。 情来欲何语,兴尽自言归。 带索老忽逢,因思荣启期。 注释:暂,短暂地。山行,在山中行进。憩,停下休息。 暂登山上冈,复憩林下扉。 入林坐苔石,黄叶飘人衣。 入林,走进树林。苔石,苔藓覆盖的石头。 入林坐苔石,坐在苔藓覆盖的岩石上。 黄叶飘人衣,黄叶随风飘落到衣服上。 穷秋,深秋。野色,野外景色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通读全诗,从整体理解诗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现的诗人怎样的情感。本首诗写于重阳节,诗人以高风驱俗尘,菊酒迎霜日来开掘节日的内涵,抒发自己幽旷的胸怀。全诗八句,每四句为一层,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景,“九日”点明时间,“高风”和“寒素”点明天气。第二、三句由景生情,“幽旷”二字点出主旨。第四
【解析】 本首诗的注释,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比如“匡床”就是床,是睡觉的地方,“鸡鸣起促驾”是指天将亮时起床催促驾车,“烟林畔”指在树林里行走,这些关键词都是理解诗句的关键。 【答案】 月圆当今夕(明月当空),客还候明旦(客人将要到家)。天空影自流(月亮的影子随风而动),道远情犹闲(道路遥远但内心悠闲)。徘徊清辉间(徘徊在月光下),乔木夏阴散(夏天树荫稀疏)。凉亭萤暂歇(萤火虫暂时停止闪烁)
诗句释义: - 幽兴何所极,远有天际山。:表达了诗人在深山之中的孤独和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幽兴"指内心的寂静与深远,"天际山"则是指远处山峰高耸入云,引人遐想。 - 高空静无滓,秋入层峰间。:描绘了天空的宁静与秋天的色彩,"无滓"意为没有杂质,"层峰间"形容秋日阳光下山峰层层叠叠,景色宜人。 - 微风扫烟黛,薄云笼晓鬟。:形象地描述了微风轻拂和晨雾缭绕的景象,"烟黛"是形容远山如黛眉般朦胧
【注释】 沈沈:雨声低沉。冥漠:昏暗。平莽:平野。卧起:早晚。坐虚敞:坐于空阔的廊下。繁林:密林。馀润:残留的雨水。曲池:曲折的水池。清响:清澈的水声。去家:离家。徒有思:徒然思念。山深:山峰重叠。乱云:乌云聚集。暝:黄昏。孤烟:炊烟。望不还:望着远方。结遥想:因思念而愁苦。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作品,以写景为主,抒情为辅。全诗从“时雨”写起,到“出门亦何往”,共八句,每句一意,自成一段
【注解】: 谋拙:计谋不高明。生事微:生活简朴。沽酒钱:买酒的钱。佳辰:美好的时光。耻虚爵:不愿空着酒杯。黄花:菊花。负秋妍:辜负了秋天的美好。敛襟:整理衣襟。举首:抬起头。真意:真情实意。薄俗:轻薄庸俗的社会风气。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诗。全诗以“菊”为题,通过写诗人在深山老林中观菊时所发出的感慨,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鄙弃世俗的情怀。 首联“谋拙生事微,安取沽酒钱”
杨隐者宅观菊 其二 渊明虽一仕,苦节无与对。 环堵何萧条,聊作归田计。 高情自天游,纵浪尘物外。 怀古意徒深,清风自千载。 注释: 1. 渊明:陶渊明的别号,这里指代陶渊明。 2. 虽一仕:虽然只做了一次官。 3. 苦节无与对:痛苦的坚守自己的气节,没有人能够相比。 4. 环堵:四面墙壁。 5. 何萧条:多么荒凉。 6. 聊作:暂且做。 7. 高情:高尚的情怀。 8. 自天游:自己像在天空中遨游
竹林王氏索题 其一 覆船晓日 神僧昔渡海,覆舟耀灵踪。 不随沧溟去,化作青芙蓉。 宿云晻暧深,夜雨苍翠重。 抟桑炫初旭,辉耀在高峰。 【注释】: 1. 神僧昔渡海:神僧指僧人,昔渡海指过去渡过大海。 2. 覆舟耀灵踪:覆舟指船只翻覆,耀指照耀,灵踪指神灵的踪迹。 3. 不随沧溟去:不跟随海水(沧海)而去,沧溟即大海。 4. 化作青芙蓉:化作青色的荷花。 5. 宿云晻暧深:晚上的云彩昏暗而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