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炯
【诗句释义】 1. 春水鸬鹚满石矶:春天,溪流中有许多鸬鹚(一种水鸟),它们在石头上筑巢。 2. 夕阳江上钓船归:太阳落山后,江上的渔民们带着渔具回家。 3. 帘垂白昼燕来晚:白天,燕子飞来,但到了晚上就落下帘子,以免被打扰。 4. 门掩苍苔客到稀:当客人来到时,门总是紧闭着,而当主人不在时,客人会更少。 5. 风过落花红作阵:风吹过,落花飘散,形成一片红色的阵势。 6. 雨馀新柳绿成围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紫诰丹书出凤池,天恩此日九泉知。 - 注释:紫诰,古代皇帝的诏书;丹书,指用朱笔书写的重要文件或诏书。凤池,比喻高贵的位置,此处指皇宫内重要的职位。天恩,上天的恩典。此日,今天。九泉,指死后的世界。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某人生前虽无显赫地位,但死后却能因英勇事迹而被铭记的感慨。 2. 生前不用封侯印,身后还看堕泪碑。 - 注释:封侯印,古代授予官员的官印
春日忆故园花树和张少游 小苑繁花树树奇,映山临水惜芳菲。 步摇弱佩风微入,汗浥残妆露未晞。 密叶丛阴莺并语,香台兰榭燕交飞。 故园物色今如此,何事天涯人未归。 注释: 1. 小苑繁花:小苑里的花朵繁盛多彩。 2. 树树奇:每一棵树都奇特有趣。 3. 映山临水:山峦倒映在水面上,景色迷人。 4. 步摇弱佩:轻轻摇晃着美丽的首饰。 5. 风微入:风轻轻地吹进袖子里面。 6. 汗浥残妆
燕云渺渺天边黑,庾岭迢迢雨外青。 燕子在北方的天空里飞翔,云海茫茫无边无际。 万里几经圆缺月,三年依旧短长亭。 我离家已远达万里之遥,月亮也经历了几次圆缺。 征衣易染临岐泪,痛饮惟愁作别醒。 离别之时,衣裳沾染上了泪水,饮酒只增悲苦,让人难以清醒。 明发家山长在望,扁舟鸿雁不堪听。 明朝就要离开家乡,鸿雁南飞,声音令人心碎不忍听闻。 赏析:此诗为作者告别友人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诗句如下: 疏星残漏欲明天,一百八声惊晓眠。 霜下寒山号落月,风来春树杂啼鹃。 楼前忽断怀人梦,海上偏愁旅客船。 听罢依依遗恨在,鸡鸣问寝忆当年。 注释 1. 疏星残漏:稀疏的星辰和残损的漏壶,形容深夜或晨昏时分的时间感。 2. 一百八声:描述钟声响亮且连续不断,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 3. 霜下寒山号落月:描绘了深秋时节,霜降之后,山峦被月光照耀,发出宁静而深沉的响声。 4.
【解析】 此诗为惜春之作。全诗语言平白如话,但寓意深刻。“二十四番春事忙”,点出春归时,一切春事忙碌;“金谷楼前易断肠”写春天的景色容易引发人的愁绪。“芳草有情还绊马,落花无泪可沾裳”写春天虽然美丽,但是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明年更有来时节,桃李相迎整旧妆”写春天还会来,而桃花、李花在明年又会盛开,它们会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人们。 【答案】 译文:二十四个节气中,春事很忙
【注释】 京师:指长安。晓发:黎明起身。诸同年:即同乡的进士。衣染禁城尘,万树花怜上苑春:京城里到处都是穿宫服的人,皇宫里的花也开得特别鲜艳。上苑,唐代的皇家园林,位于长安城西。几回:几次。风沙京国泪,梦中儿女故园身:在京城里,看着满地的风沙,心中不禁涌起思乡之情,仿佛自己就是梦中出现的那个游子。厌闻萧寺鸡声早,又见砖河柳色新:听到萧寺里的鸡叫声,心里很烦;看到河上的柳色,却觉得很新鲜。萧寺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紫水书声 - 注释:紫色的水流(可能是指溪流或河流)在书声中流动。 - 赏析:此处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紫色的水象征着清幽、宁静,而“书声”则赋予了这个画面以文化气息和学术氛围。通过“紫水”,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也暗合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隐逸于自然之中,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2. 杏坛乔木昼阴阴,紫水西来绕桂林 - 注释:杏坛,即孔子讲学的地方
何年福地起珠庭,芳草残碑字半倾。 苔径风回松子落,石坛秋老菊花清。 青牛过去留遗迹,白鹤归来认故城。 闻说瑶池降王母,高堂应伴董双成。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何年福地起珠庭:描述了一个神奇或美丽的地点,珠庭象征着这个地方的美丽和珍贵。 2. 芳草残碑字半倾:描绘了一片衰败的草地和一些倾斜的碑文,增添了一种历史沧桑感。 3. 苔径风回松子落
这首诗是陈邦衡为他的先母夫人题写的,描绘了西楼松响的美景。 下面是对各句的解释: 1. "华堂西畔有楼台,白日波涛卷地来":描述的是西楼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华堂"指的是华丽的厅堂,"西畔"指的是西边,"有楼台"指的是有高楼,"白日波涛卷地来"则形容白天的阳光像波浪一样翻滚而来。 2. "千尺苍龙晴作雨,九秋清籁暗闻雷":这句话描述了天气的变化。"千尺苍龙"形容天空中的云就像一条巨大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