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堂西畔有楼台,白日波涛卷地来。
千尺苍龙晴作雨,九秋清籁暗闻雷。
依稀忽觉泉声细,萧飒时惊鹤梦回。
霜冷月明不堪听,凄凄风木带馀哀。
这首诗是陈邦衡为他的先母夫人题写的,描绘了西楼松响的美景。
下面是对各句的解释:
“华堂西畔有楼台,白日波涛卷地来”:描述的是西楼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华堂”指的是华丽的厅堂,”西畔”指的是西边,”有楼台”指的是有高楼,”白日波涛卷地来”则形容白天的阳光像波浪一样翻滚而来。
“千尺苍龙晴作雨,九秋清籁暗闻雷”:这句话描述了天气的变化。”千尺苍龙”形容天空中的云就像一条巨大的龙,”晴作雨”形容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雨,”九秋清籁暗闻雷”则形容在秋天的夜晚,听到远处传来的雷声。
“依稀忽觉泉声细,萧飒时惊鹤梦回”:这句话描述了泉水的声音。”依稀忽觉”形容泉水的声音很微弱,需要仔细听才能听见,”萧飒时惊鹤梦回”则形容泉水的声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让人想起梦中的鹤。
“霜冷月明不堪听,凄凄风木带馀哀”:这句话描述了夜晚的环境。”霜冷月明”形容夜晚的月光明亮而寒冷,”不堪听”表示这声音让人难以忍受,”凄凄风木带馀哀”则形容风吹过树木,发出的声音充满了悲伤。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楼松响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千尺苍龙”、”白日波涛卷地来”等,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强烈,令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色之中。同时,诗人通过对声音的描绘,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声的感悟和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很好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