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星残漏欲明天,一百八声惊晓眠。
霜下寒山号落月,风来春树杂啼鹃。
楼前忽断怀人梦,海上偏愁旅客船。
听罢依依遗恨在,鸡鸣问寝忆当年。

诗句如下:

疏星残漏欲明天,一百八声惊晓眠。
霜下寒山号落月,风来春树杂啼鹃。
楼前忽断怀人梦,海上偏愁旅客船。
听罢依依遗恨在,鸡鸣问寝忆当年。

注释

  1. 疏星残漏:稀疏的星辰和残损的漏壶,形容深夜或晨昏时分的时间感。
  2. 一百八声:描述钟声响亮且连续不断,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
  3. 霜下寒山号落月:描绘了深秋时节,霜降之后,山峦被月光照耀,发出宁静而深沉的响声。
  4. 风来春树杂啼鹃:春风拂过,树枝上各种鸟儿的啼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生机勃勃却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5. 楼前忽断怀人梦:突然醒来,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
  6. 海上偏愁旅客船:在海上,因思乡心切而倍感忧愁的游客船只。
  7. 闻罢依依遗恨在:听着这令人怀念的声音,内心的遗憾与哀愁更加深刻。
  8. 鸡鸣问寝忆当年:到了鸡鸣时刻,想起过去的日子,不禁回忆起当年的欢乐时光。

赏析

《题陈氏荣寿堂八景为陈邦衡先母夫人作·其二·东阁钟鸣》是明代诗人许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首二句“疏星残漏欲明天,一百八声惊晓眠。”描绘了深夜时分,天空中的疏落星光与残存的漏壶滴水声音相交融,仿佛是天边传来的第一道曙光,唤醒了沉睡的人们。而在这清晨的钟声中,诗人感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震撼,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苏醒。这里的“一百八声”不仅是对钟声数量的描述,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和情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如“霜下寒山号落月”,在深秋的夜晚,当霜气笼罩着大地,月光洒在静谧的山林之上,那种寂静而又凄凉的美让人心生感慨;再如“风来春树杂啼鹃”,春风拂过,树枝上各种鸟儿的啼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生机勃勃却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