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
李益《扬州早雁》赏析 扬州早雁,这是唐代诗人李益笔下的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江面上的三千只大雁成群结队地飞过故宫,那壮观的景象让人不禁感叹时光之流转,历史之变迁。然而,在这历史的轮回之中,又有谁能够逃脱命运的捉弄,如同那些断根的蓬草,被月光无情照耀呢? 首句中的“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水墨画。这三千只大雁,它们每年都会飞过故宫
施彦清野翁庄次沈启南先生韵 笑王给事锁西庄,隔水通人故架梁。 载酒柴门无吠犬,分花邻舍恰低墙。 书临晋帖时数过,诗咏豳风日几章。 好鲙鲈鱼饭香稻,纵饶飞雪兴难妨。 注释: 1. 笑王给事锁西庄:嘲笑王给事(指王献之)曾经在西面的庄园中隐居。 2. 隔水通人故架梁:隔着水面可以通达,是因为曾经有旧时的桥梁横跨。 3. 载酒柴门无吠犬:提着酒桶站在柴门外,没有狗叫的声音。 4. 分花邻舍恰低墙
重修瑞州学石堤,工人没水得古石鲸。 頖宫临清江,下瞰百馀尺。 水激岸善崩,雷閧走群石。 不知古石鲸,何年此窟宅。 掀置水之澨,其势欲跳掷。 依然鳞甲动,水苔滋冷碧。 得非昆池来,遂与牛女隔。 中宵寂无音,桐鱼庶可击。 注释: 1.重修瑞州学石堤:瑞州学是古代的一所学堂,石堤是石砌的堤坝。重修是指重新修建。 2.頖宫临清江:頖宫是古代的一种宫殿,清江是一条河流。頖宫临清江,意思是宫殿靠近清江。 3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昔年过焦门,风帆径飞度。 - 过去我走过焦山的城门时,风帆迅速飞过。 2. 老矣遂此游,清绝快平素。 - 我年老之后终于来到这里游玩,感觉格外清新愉快,这是平常难以体会到的。 3. 僧堂列古鼎,款识成周铸。 - 僧房中排列着古老的鼎器,这些鼎器上的铭文是周代铸造的。 4. 秀叠水墨屏,晴披浓绿树。 - 山峰秀丽,层层叠叠如同水墨画般的屏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烟江叠嶂图为陈推官赋 : 描绘了一幅江水、山峰连绵起伏的景象,用笔触细腻地勾勒出自然风光的壮丽。 赵家驸马王晋卿,画笔直与造化争。 : 赞美王晋卿的绘画技艺,他能够以笔力挺拔,直逼造化。 宝绘堂开品神妙,烟江叠嶂新图成 : 形容画中的烟江景色如同真实存在,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东坡老人发天趣,树摇江色春空晴 :
【注释】 ①江天:江面。②寒灯:指灯光昏暗。③儿女:子女,这里指自己的子女。④归路逼残年:回家的路途越走越短,意味着人越来越老了,即将老死在他乡。⑤残年:余下的岁月。 【赏析】 《风雨》是一首写羁旅生活的诗。首联“风雨暗江天”,“暗”,即昏暗,形容天气阴沉、风雨交加,天色一片昏暗。“暗”字渲染了诗人此时心情的暗淡与凄清。“暗江天”,既点出了时间——夜晚,又暗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注释】 滞雨:久雨。 西风短棹:乘船顺西风,短程疾走。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久雨之后,终于等到了晴天。于是饱餐一顿,又到山中去听松涛,领略山林的韵味。 明日就要乘船顺西风溯江水而上,一路观山景,直到城下。诗中表现了旅途的愉悦心情。首句“雨止”点题,第二句“依然饱饭听松声”写初晴后的景色与心情;第三句“西风短棹明朝发”,点明出发时间;最后两句“一路看山直到城”写行程
注释:我曾经踏着庐山五老峰的山径,连山云气拥簇长松。现在看画中景色,与庐山寺里钟声断续的回响相仿佛。 赏析:本诗描绘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之情和梦中所见之景。首句写曾踏过庐山五老峰,连山云气拥簇长松,表达了自己对庐山的向往之情。第二句写如今看画中景色,与庐山寺里钟声断续的回响相仿佛,表达了自己对庐山的思念之情。尾句“梦断开先寺里钟”表达了诗人在梦中听到寺里的钟声,醒来后却只能独自面对空寂的山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常熟致道观七星桧》。 诗句释义: 1. 琴川古迹得纵观,七桧象斗罗仙坛。——琴川(地名)的古老遗迹可以一览无遗,七根巨大的松树如同斗笠般排列在仙坛上。 2. 真人手植自梁代,燧人之火不及钻。——仙人亲自栽种了这七棵巨大的松树,燧人氏用钻子钻木取火也比不上这些树木的生命力。 3. 成形成象两昭应,斟酌元气其无端。——这些树木形成了各种形状和图案,就像是天地间的神灵一样
日夕 寂居山之阿,木叶明返照。 阴厓凝晚色,余霞尚鲜耀。 远心望烟海,孤兴凌仙峤。 归牧驱牛马,溪船罢渔钓。 闭门归动息,默以领众妙。 注释: 1. 日夕:傍晚时分。 2. 寂居山之阿:在山上寂静地居住。阿,山坡、山脊。 3. 木叶明返照:指夕阳的光辉映照在树叶上,形成美丽的倒影。 4. 阴厓凝晚色,余霞尚鲜耀:在山崖上,黄昏的景色凝聚在一起,而余晖仍然显得鲜艳夺目。 5. 远心望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