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市灯桥夜,星河顿觉秋。
一声来柳外,数点过楼头。
团扇临风掩,絺衣怯露愁。
随阳惟恐后,不为稻粱谋。
李益《扬州早雁》赏析
扬州早雁,这是唐代诗人李益笔下的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江面上的三千只大雁成群结队地飞过故宫,那壮观的景象让人不禁感叹时光之流转,历史之变迁。然而,在这历史的轮回之中,又有谁能够逃脱命运的捉弄,如同那些断根的蓬草,被月光无情照耀呢?
首句中的“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水墨画。这三千只大雁,它们每年都会飞过故宫,仿佛在诉说着一种不变的宿命。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历史和时间的深刻反思。
接下来的句子“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更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月光下的断根蓬草,显得那么凄凉而又无奈,它似乎在默默诉说着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坎坷。这种对比,既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深化了读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它告诉我们,无论是历史的变迁还是个人的命运,都充满了不定和挑战。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唯有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才能面对生活的起伏和变化。
读完这首诗后,我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李益当时站在江边,望着天空中飞翔的大雁,心中涌起的种种感慨。他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巧妙结合,展现了他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深深同情。
不只是一首表达自然美的诗歌,更是一部承载着诗人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