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
【注释】仙标:仙人的象征。拟作蓬莱玉树看:以玉树比喻仙人,此处指七星桧。傲兀:孤高傲岸。卦之剥复:卦名,指《易经》六十四卦中“剥卦”和“复卦”。剥复时危安:指卦象变化中的艰难危险时刻。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陵墓前用以镇守的石兽,象征帝王。棘:荆棘。蜀柏:古时蜀地(四川一带)所产的一种大柏树。岱松:指泰山上的松树。紫气:传说中天帝的车驾由东向西行驶时,车后有紫色云气。毕、韦二公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通过描绘白沟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变迁,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 - 西山郁高寒,青绕燕代阔。 - 西山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山色青翠环绕着燕国和代国的边界地带。 - 我行春已深,絮纩尚未脱。 - 春天已经过去,我还未来得及脱下身上的棉衣。 - 平生四方志,眼底才圭撮。 - 我一生都有四处游历的愿望,但眼前只有一小块地方。 - 区区白沟河,编简不能剟
【注释】 春草:春天生长的草木。 祢(niè)衡: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政治家,字正平,平原郡般县人。他因才华出众而受到袁绍的赏识,曾为黄巾军所败,后来归附曹操,官至中散大夫。 建业:三国吴国都城,今南京市。 石马:指南朝宋时在建业城南门的石雕马像。 别魂销处:指离别之地令人伤感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题是“题春草图”,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幅以春草为主题的图画
诗句:脱帻掀髯折堕簪,语长真似吐丝蚕。 译文:摘下帽子,拨开胡须,摔掉簪子,言辞绵长,宛如蚕吐丝线一般。 赏析: 黄云的诗词作品《次吴工部夜集韵兼述鄙意》,是一首描绘明代文人夜宴情景、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全诗通过对人物动作和语言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宴会中的豪放不羁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脱巾掀须折簪”这四句,形象地勾勒了宴会主人洒脱不羁的形象。其中,“脱巾”表现了其不拘小节的性格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歌,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活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1. 唐伯虎:唐伯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书法家,以画山水和人物闻名。他的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诗意。 2. 走马春城遍绿烟:走马指的是骑马在城市中快速穿行,春城则是指春天的城市。这里的“绿烟”形容城市的景色如同烟雾般朦胧美丽。 3. 挥金随处拥婵娟
夏木垂阴覆小堂,图书生润日消长。 译文:夏日的树木垂下的树荫覆盖了小堂,书房中的书香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散。 注释:夏木:夏天的树木。垂阴:树叶垂下遮住阳光。小堂:书房。图书:书籍。生润:随着时间的推移,书香逐渐消散。 遗音过耳栗留语,余馥清心薝卜香。 译文:那些美妙的声音仿佛从耳边掠过,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余馥:香气残留。薝卜香:一种香料的香气。 懒仆畬田耕卤莽,顽儿越户步踉跄。 译文
【解析】 “学书学剑”句,意思是“我既学书法又练剑”。译文:我既学习书法又练习武艺。 “白翻野饭炊粳稻”,意思是“将野菜煮成粥,用它来替代白饭”。“绿染秋衣制芰荷”的意思是“把荷叶和荷花的绿叶染成绿色,制成衣服”。译文:将野菜煮成粥,用它来替代白饭。将荷叶和荷花的绿叶染成绿色,制成衣服。 “空江暮雨湿渔蓑”的意思是“傍晚时分,江边空无一人,只有雨水淋湿了我的蓑衣”
注释: 萧斋坐雨感怀书事二首 残缺的书籍遍读后,就着窗外的明亮,少尽了闲愁。 春天被无情打断,花期已经过去,一场细雨让绿荫更加茂密。 译文: 残缺的书籍遍读后,就着窗外的明亮,少尽了闲愁。 春归时,花儿凋零,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无法挽回,一场细细的雨让绿荫更茂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窗明几净的书斋里,面对残书,感受着窗外的春雨。诗人通过对春雨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注释: 三月在琴川,四月返回家,虞山的美景我全都去攀登。 曾在拂水岩头望,一塔烟中认玉山。 译文: 三月我在琴川,四月就回家了,虞山的所有美景我都要去攀登。 曾在拂水岩头望,一塔烟雾中我认出了玉山。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琴川(今属江苏)游玩时所作,描绘了他游历虞山、琴川等名胜古迹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吴江王氏月湖 水云千顷浩无边,萧爽微芃扫翳烟。 海底鱼龙还出没,夜深河汉亦澄鲜。 倒披宫锦淋漓醉,快展湘云放浪眠。 逸兴遄飞鸥梦远,流光孤洁照沉渊。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月湖的美景和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中“水云千顷浩无边”形容湖面辽阔无垠;“萧爽微芃扫翳烟”则描绘了湖面上飘动的薄雾和清爽的气息。诗中的“海底鱼龙还出没”,表达了对湖中生物多样性的惊叹;而“夜深河汉亦澄鲜”,则描绘了夜晚月湖的美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