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帻掀髯折堕簪,语长真似吐丝蚕。
乞身岂待三宜去,养寿应无七不堪。
屈产昔曾空冀北,人生只合住江南。
赓诗赖有梅花主,吟处宜题退隐庵。
诗句:脱帻掀髯折堕簪,语长真似吐丝蚕。
译文:摘下帽子,拨开胡须,摔掉簪子,言辞绵长,宛如蚕吐丝线一般。
赏析:
黄云的诗词作品《次吴工部夜集韵兼述鄙意》,是一首描绘明代文人夜宴情景、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全诗通过对人物动作和语言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宴会中的豪放不羁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脱巾掀须折簪”这四句,形象地勾勒了宴会主人洒脱不羁的形象。其中,“脱巾”表现了其不拘小节的性格,“掀须”和“折簪”,则是对主人豪爽性格的体现。这种形象描绘,使得人物更加鲜活,也让人更能感受到作者对于这种生活态度的喜爱与向往。
“语长真似吐丝蚕”,则运用比喻手法,将主人的言谈举止比作吐丝的蚕,形象地表达了主人言语之长、思维之深。这不仅是对主人才情的赞美,也是对其智慧的肯定。
“乞身岂待三宜去”与“养寿应无七不堪”两句,则进一步探讨了人生哲学。前者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认为人生无需过多计较得失,可以适时退隐;后者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对于长寿的看法,认为真正的长寿不在于身体的健康,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屈产昔曾空冀北”与“人生只合住江南”两句,则是从地域的角度来展开话题。前者回忆历史上的高士隐士,如屈戌等人,他们选择离开繁华的中原,到偏远之地隐居,以此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而后者则是说,人生应该像江南一样,宁静而美丽,不必追逐功名利禄,而是要珍惜眼前的幸福。
通过对于宴会场景的描写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次吴工部夜集韵兼述鄙意》不仅展示了黄云高远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人生理解,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