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标出尘几千丈,拟作蓬莱玉树看。
傲兀阅世间荣瘁,卦之剥复时危安。
铜驼荆棘仍变故,其上日月跳双丸。
蜀柏犹能尊汉统,岱松宁免污秦官。
青牛已随紫气远,孔桧系道遭摧残。
偶然托迹仙境静,此后历数知如干。
毕宏韦偃久绝笔,白石老子图冰纨。
我生好古聊纪咏,豪奇安得追苏韩。
置像亦如楚颂橘,石厓磨镌垂不刊。

【注释】仙标:仙人的象征。拟作蓬莱玉树看:以玉树比喻仙人,此处指七星桧。傲兀:孤高傲岸。卦之剥复:卦名,指《易经》六十四卦中“剥卦”和“复卦”。剥复时危安:指卦象变化中的艰难危险时刻。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陵墓前用以镇守的石兽,象征帝王。棘:荆棘。蜀柏:古时蜀地(四川一带)所产的一种大柏树。岱松:指泰山上的松树。紫气:传说中天帝的车驾由东向西行驶时,车后有紫色云气。毕、韦二公:毕沅(1748-1827)、王维桢(1780-1856),二人都是清代著名的学者,但因政治原因长期被贬谪。白石老子图:指唐代李思训的《千金方》,画中有老君骑龙,旁边是八位仙人,形象生动,富有神话色彩。冰纨:冰制丝织品,喻指洁白无瑕。

【赏析】这首诗写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诗人游览常熟县的致道观,观赏了七棵古柏,即七星桧,并题写了七律一首。诗中既赞颂了这七棵古柏的高洁、坚贞,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首联:“仙标出尘几千丈,拟作蓬莱玉树看。”诗人把七星桧比作仙人,说它们高出尘世数丈,仿佛是仙境中的玉树。

颔联:“傲兀阅世间荣瘁,卦之剥复时危安。”诗人感叹七星桧历经沧桑,傲然屹立,不随世俗而变;在卦象变化的剥复之时,它依然能保持安定。

颈联:“铜驼荆棘仍变故,其上日月跳双丸。”诗人描写七星桧周围的景象,铜驼依旧在风中摇曳,荆棘丛生,但七星桧却依然傲然屹立,上面的日月似乎在跳动着双丸。

尾联:“蜀柏犹能尊汉统,岱松宁免污秦官。”诗人称赞七星桧仍然保持着蜀柏的尊严,可以尊奉为汉代的典范;同时也赞美它不受秦朝官府的污染,依然保持了它的纯洁。

末联:“青牛已随紫气远,孔桧系道遭摧残。”诗人感慨七星桧随着紫气飘然而去,而那些依附于它的人物和事件也遭受到了摧残。

全诗以七星桧为题,抒发了诗人对古柏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诗中既有对七星桧的赞叹,也有对历史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